login
进店转化率校正方法
2025/06/16·StepFun can make mistakes, check important info.
第三题不对,需要帮我再改改;进店转化率是指 进店支付/进入店铺,需要对这个转化率高的用户扶持,但是因为本身曝光有差异,需要把曝光基数考虑上,第三题改一下,hive输出结果
Reason
思考过程

我们重新理解第三题的需求:进店转化率 = 进店支付 / 进入店铺。但由于不同店铺的曝光量(即广告点击、入口点击等带来的用户)不同,导致直接比较进店转化率可能不公平(因为曝光量大的店铺可能转化率被稀释)。因此,我们需要在考虑曝光基数的基础上,对进店转化率进行校正,以便公平地比较不同店铺的转化效果,并对高转化率的店铺进行扶持。

但注意:题目中提到的“进店转化率”定义是“进店支付/进入店铺”,而这里“进店支付”在原始数据中并没有直接给出。根据题目描述,我们只有用户点击行为(广告点击、入口点击、进入店铺、店铺详情)和订单支付数据。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梳理:

根据题目,我们可能没有直接的“进店支付”行为记录。但是,我们可以假设“进店支付”是指用户在进入店铺后下单支付的行为。因此,我们需要关联订单表来获取支付信息。

然而,题目要求是“进店转化率”,即从进入店铺到支付的转化率。所以我们需要的数据是:

  1. 进入店铺的用户数(从app_user_click_info_d表中获取content为'进入店铺'或'店铺详情'的用户)
  2. 这些用户中,在进入店铺后下单支付的人数(需要关联订单表,并且订单支付时间在进入店铺之后)

但是,由于题目中没有明确给出支付行为与点击行为的关联,且原始数据可能没有记录支付行为与点击行为的直接关联,所以这里可能需要调整。

重新审题:题目要求“进店转化率是指进店支付/进入店铺”。如果数据中没有直接记录“进店支付”,那么我们可能需要使用订单表中的支付用户来近似,但需要确保这些用户是在进入店铺后下单的。这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难以做到,因为用户可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店铺,且订单表只记录了支付成功的订单,没有记录用户从哪个入口进入。

因此,我们可能需要简化处理:将“进店支付”理解为在店铺内下单支付的用户数(即订单表中的用户)。但是这样就会失去“进入店铺”到“支付”的转化路径,而变成了所有支付用户。

另一种思路:由于我们只有点击行为数据,我们可以假设用户在点击“进入店铺”或“店铺详情”后,如果产生了支付,那么该用户就是“进店支付”的用户。但是,我们无法从现有的点击行为表中直接知道该用户是否支付,除非关联订单表,并且订单支付时间在点击之后。

考虑到数据关联的复杂性,题目可能希望我们直接使用点击行为数据来计算转化率,即:

  • 曝光:广告点击、入口点击(即用户看到了店铺入口并点击)
  • 进店:用户进一步点击进入店铺或店铺详情
  • 支付:这一步在点击行为表中没有,所以可能无法直接计算。

但题目要求的是“进店转化率”,即从进入店铺到支付的转化率,所以支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因此,我们必须关联订单表。具体思路:

  1. 首先获取每个店铺的曝光用户(广告点击、入口点击)和进店用户(进入店铺、店铺详情)。
  2. 然后,获取每个店铺在进店用户中最终支付的用户数(需要关联订单表,订单表中的user_id和shop_id,且订单支付时间在点击时间之后)。

但是,由于数据量巨大,且需要精确的时间关联,这样的计算可能非常复杂。而且,用户可能在进店后很久才支付,或者多次进店后只支付一次,这都会影响转化率的计算。

鉴于题目要求,我们简化处理:我们只计算在进店行为发生当天的支付订单(因为用户行为日志和订单日志都是按天分区的,且没有具体时间戳,所以只能按天关联)。这样,我们可以认为用户进店当天下单支付的行为与进店行为相关。

所以,第三题修改后的步骤:

  1. 统计每个店铺在近30天的以下数据:

    • 曝光UV:广告点击、入口点击的用户数(去重)
    • 进店UV:进入店铺、店铺详情的用户数(去重)
    • 进店支付UV:在进店行为发生的同一天,该用户在订单表中支付了该店铺的订单(注意:一个用户可能支付多个订单,但只算一次)
  2. 进店转化率 = 进店支付UV / 进店UV

  3. 由于曝光基数不同(曝光UV不同),我们希望对进店转化率进行校正。校正思路:将每个店铺的进店支付UV按照曝光UV的差异进行标准化。具体做法:
    校正后的进店支付UV = (进店支付UV) * (平均曝光UV) / (该店铺的曝光UV)
    校正后的进店转化率 = 校正后的进店支付UV / 进店UV [注意:这里进店UV没有校正,因为进店UV是进店行为的实际人数]

  4. 然后,我们根据校正后的进店转化率来评估店铺的表现。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进店UV本身已经受到曝光UV的影响(曝光越多,进店可能越多),所以直接对支付UV进行校正可能并不合理。另一种校正思路是:将整个转化路径(曝光->进店->支付)统一考虑,计算整体的转化率(支付UV/曝光UV),然后比较整体转化率。但题目要求的是进店转化率,所以我们还是按照上述校正方法。

因此,我们设计如下SQL:

步骤:

  1. 计算每个店铺的曝光UV、进店UV、进店支付UV(同一天同一个用户支付该店铺的订单)
  2. 计算所有店铺的平均曝光UV(作为标准基数)
  3. 计算校正后的进店支付UV = (进店支付UV * 平均曝光UV) / 该店铺的曝光UV
  4. 校正后的进店转化率 = 校正后的进店支付UV / 进店UV

注意:由于进店UV可能大于曝光UV(因为一个用户可能多次进店,而曝光只算一次),但这里我们按用户去重,所以不会大于。

但是,这里有一个逻辑漏洞:一个用户可能被曝光多次,但只进店一次,然后支付。这样计算是合理的。

然而,更严谨的做法是:进店支付UV应该是那些既进店又支付的用户(去重),而且支付行为发生在进店之后(按天分区,我们只能按天关联)。

所以,我们按照以下步骤:

  • 从点击行为表中获取每个店铺每天的曝光用户、进店用户。
  • 从订单表中获取每个店铺每天支付成功的用户(去重)。
  • 然后,将进店用户与支付用户按天关联(同一个用户同一天进店并支付,则认为该用户是进店支付用户)。

由于数据分区是按天的,我们只能按天关联。这样可能会漏掉跨天支付的情况,但暂时只能这样处理。

因此,修改后的SQL如下:

sql

注意:这里我们按店铺汇总了30天的数据,然后计算总的转化率。校正时,我们将支付UV按照该店铺的总曝光UV与平均曝光UV的比例进行了调整(即如果该店铺的曝光UV高于平均,则支付UV会被调低,反之调高),然后用调整后的支付UV除以进店UV得到校正后的转化率。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校正后的进店支付UV可能会大于进店UV(因为乘以一个系数,如果该店铺的曝光UV很小,那么校正后支付UV会变大)。这会导致转化率大于1,但转化率理论上不应该超过1。不过,这实际上是一种标准化,目的是为了在相同的曝光基数下比较,所以转化率大于1也是有可能的(表示该店铺在标准曝光量下预计的转化率)。但我们需要理解,这个转化率并不是真实发生的,而是标准化后的结果。

另一种做法:我们不对支付UV进行校正,而是直接计算一个标准化的转化率,即:
标准化转化率 = (支付UV / 曝光UV) * 平均曝光UV
但这样得到的是标准化后的支付用户数(相当于在平均曝光量下,该店铺能获得的支付用户数),然后再除以进店UV?这并不合理。

因此,我们按照上述方法计算校正后的进店转化率。

但是,题目要求只输出结果,并且是针对特定店铺(2333,6666)的,所以我们在最外层加上shop_id过滤。

修改:在shop_summary的上一层,我们只过滤特定店铺(2333,6666)的数据。

然而,我们在计算平均曝光UV时,应该只考虑所有店铺(包括这两个店铺)吗?还是只考虑这两个店铺?题目没有明确。但题目要求“公平性校正”,所以应该是在一个基准上(比如全平台店铺的平均曝光水平)进行校正,因此平均曝光UV应该是所有店铺的平均值。

但是,题目要求只输出这两个店铺的结果,所以我们在最后结果中过滤这两个店铺。

因此,我们修改shop_summary为全量店铺计算(因为avg_exposure需要全量店铺),然后在最终结果中过滤特定店铺。

注意:由于数据量可能很大,我们可以在shop_summary中先过滤近30天有数据的店铺,然后计算平均曝光UV。

另外,如果某个店铺没有曝光数据(分母为0),我们需要处理NULL值(使用NULLIF避免除零错误)。

最终,我们添加WHERE条件:

sql

所以完整SQL:

sql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店铺的校正后进店转化率,用于公平比较。

注意:由于我们按天关联,可能会遗漏跨天的情况(比如用户今天进店,明天支付),这会导致支付UV偏低。如果数据允许,我们可以尝试扩大时间窗口(比如进店后7天内支付都算),但这会增加计算复杂度。由于题目没有明确,我们暂时按天关联。

如果实际数据中跨天支付较多,可能需要调整方案。但这里我们按题目要求先这样处理。

好的,我理解了第三题的问题所在。进店转化率的定义应该是进店支付用户数/进入店铺用户数,需要校正曝光基数的影响。以下是修改后的Hive SQL实现:

sql

关键修改说明:

  1. 明确转化率定义

    • 进店转化率 = 进店支付用户数 / 进入店铺用户数
    • 通过LEFT JOIN订单表关联支付行为
  2. 曝光基数校正逻辑
    校正后转化率 = (进店支付UV × 平均曝光) / (进店UV × 店铺实际曝光)

    • 分子:实际支付用户数按曝光比例缩放
    • 分母:进店用户数按曝光比例加权
    • 消除曝光量差异对转化率的影响
  3. 数据处理优化

    • 使用三个CTE清晰分离数据逻辑
    • 添加NULLIF处理除零错误
    • 确保日期范围一致(近30天)
    • 支付与点击行为按同一天关联

输出结果示例:

shop_id进店UV进店支付UV曝光UV原始进店转化率校正后进店转化率
2333150030050000.20000.1200
666680020020000.25000.1250

在这个示例中:

  • 虽然店铺6666的原始转化率(25%)高于2333(20%)
  • 但校正后2333的转化率(12%)反而高于6666(12.5%)
  • 说明2333在较低的曝光量下实现了更好的转化效率

这个校正方法公平地评估了不同曝光基数下的实际转化效能,更适合作为资源扶持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