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DPO与PPO对齐LLM效果对比研究
2025/06/18·StepFun can make mistakes, check important info.
我需要在组会上分享《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 A Comprehensive Study》这篇论文,请帮我阅读分析该篇论文并生成分享PPT。
Sources

感谢您的任务说明。我将帮您准备《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 A Comprehensive Study》这篇论文的分享内容。为了更好地满足您的需求,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您澄清:

  1. 您希望分享的PPT内容侧重于哪些方面?例如:理论分析、实验结果、实际应用价值,或者全面概述?

  2. 您的组会听众主要是什么背景的人员?是否需要详细解释DPO和PPO的基础概念?

  3. 您期望的PPT篇幅大概是多少页?这将帮助我合理安排内容的详略程度。

1. 重点在实验方法、实验数据 2. 计算机入门学生,可能不懂DPO和PPO相关原理 3. 大概讲30分钟,你看着办吧

好的,我明白了。根据您的要求,特别是对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的侧重,以及听众为计算机入门学生的背景,我为您制定了以下分步骤的总体性计划,以帮助您准备这次30分钟的论文分享PPT:

Research plan

第一阶段:论文研读与核心信息梳理

  1. 目标:深入理解论文《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 A Comprehensive Study》,精准把握其研究脉络、核心论点,特别是实验设计思路和关键数据发现。
  2. 主要任务
    • 获取并仔细阅读论文全文,重点关注以下部分:
      • 摘要 (Abstract)引言 (Introduction):理解研究背景、动机、主要问题和贡献。
      • 方法 (Methodology/Approach):详细梳理论文中对比PPO和DPO所采用的实验设置,包括但不限于所用的大语言模型、偏好数据集的类型与来源、具体的对齐任务(如对话、代码生成等)、评估对齐效果的指标和标准。
      • 实验 (Experiments)结果 (Results):这是本次分享的重点。需要提炼出关键的对比实验、PPO的改进实验、DPO的局限性分析实验等。记录核心的性能数据、统计显著性以及论文中呈现的关键图表。
      • 讨论 (Discussion)结论 (Conclusion):理解作者对实验结果的解读、论文的主要发现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 针对听众是计算机入门学生的特点,查找和理解PPO (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 和 DPO (Direct Preference Optimization) 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思想,以便后续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解释。

第二阶段:演示文稿框架构建与基础内容填充

  1. 目标:搭建一个逻辑清晰、重点突出的PPT框架,并填充基础的文字和概念解释。
  2. 主要任务
    • 设计PPT结构
      • 开篇:标题页(论文题目、分享人)、引言(LLM对齐的意义、PPO与DPO简介)。
      • 背景知识普及:用简洁、形象的语言解释PPO和DPO的基本概念、目标和主要区别(例如,PPO通常涉及奖励模型和策略优化,而DPO尝试直接从偏好数据优化策略)。避免过多复杂的数学公式,可考虑使用类比或流程图。
      • 论文核心问题:明确指出论文旨在探讨的“DPO是否优于PPO”以及“如何提升PPO性能”等关键问题。
      • 实验设计与方法:详细介绍论文的实验方案。
      • 实验结果与分析:展示和解读核心实验数据和图表。
      • 讨论与结论:总结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发现。
      • 总结与Q&A
    • 初步内容填充:根据第一阶段梳理的信息,将核心观点、定义、研究问题等填充到PPT框架的对应部分。

第三阶段:实验方法与数据的深度呈现与可视化

  1. 目标:将论文中的实验方法和核心数据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听众,突出实验的严谨性和结果的说服力。
  2. 主要任务
    • 详细阐述实验设置:清晰说明实验中使用的模型规模、训练细节、对比的基线方法、所用的公开数据集或特定任务场景。
    • 数据提取与整理:从论文中提取关键的性能比较表格、统计数据等。
    • 数据可视化
      • 将论文中的表格数据,如不同方法在各项评估指标上的得分,转化为更直观的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雷达图等)。
      • 如果论文中已有图表,评估其清晰度和易懂性,必要时进行重制或优化,确保图表能够清晰地传达核心信息(例如,PPO与DPO在不同任务上的性能差异、PPO各项改进措施带来的提升幅度、DPO在分布外数据上的表现等)。
      • 确保图表的标题、坐标轴、图例清晰明了。
    • 结果解读:针对每个重要的实验结果图表,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解释图表所反映的现象和结论,引导听众理解数据背后的含义。

第四阶段:内容精炼、演示优化与时长控制

  1. 目标:确保PPT内容精炼、逻辑流畅、视觉效果良好,并且能够在30分钟内有效传达核心信息。
  2. 主要任务
    • 内容审核与精炼:回顾所有幻灯片,删除冗余信息,确保语言表达准确、简洁、易于入门学生理解。突出实验方法的新颖之处或关键控制变量,以及实验结果的亮点。
    • 逻辑流程梳理:检查PPT的整体叙事流程是否顺畅,从背景介绍到问题提出,再到方法、结果、结论,过渡是否自然。
    • 视觉效果统一与增强:保持PPT整体风格的一致性,适当运用视觉元素辅助理解,但避免过度装饰分散注意力。
    • 模拟演练与时间分配:进行至少一次完整的模拟演讲,严格控制各部分的时间。根据30分钟的总时长,合理分配给背景介绍、方法阐述、结果展示和总结等环节,确保重点内容(实验方法与数据)得到充分的讲解时间。根据演练情况调整内容的详略。
    • 准备问答环节:预测听众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尤其是关于PPO/DPO基本原理和实验细节的),并提前思考如何解答。

信息来源参考

  • 首要信息源
    • 论文原文:通过学术数据库(如arXiv, ACM Digital Library, IEEE Xplore等)或搜索引擎查找《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 A Comprehensive Study》的官方发布版本(如PDF)。您提供的搜索结果中已包含arXiv链接,例如 https://arxiv.org/pdf/2404.10719v3
  • 辅助理解与背景知识
    • 权威AI研究机构的博客/出版物:如OpenAI, DeepMind, Google AI, Meta AI, Anthropic等官方发布的关于LLM对齐、RLHF、PPO、DPO的技术文章或解释。
    • 高质量的学术会议教程/研讨会材料:如ICML, NeurIPS, ICLR等顶级会议上关于强化学习或大语言模型的教程幻灯片或视频。
    • 知名大学的课程材料:如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等在AI、NLP或RL领域的公开课程讲义。
    • 可靠的技术解读文章:您提供的搜索结果中的知乎专栏文章、机器之心报道等,可作为快速理解和获取不同视角的参考,但最终应以原论文为准。
开始研究

Deep Research

首先,让我们搜索并获取这篇论文的详细信息。

搜索

Search

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 A Comprehensive Study arxiv
知乎
知乎
paper: https:// arxiv.org/pdf/2404.1071 9v3 code: https:// github.com/openpsi-proj ect/ReaLHF TL,
智源社区
智源社区
- 简介 强化学习从人类反馈中学习(RLHF)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方法,用于将大型语言模型(LLMs)与人类偏好对齐。现有的RLHF方法可以大致分为基于奖励和无奖励两种。新颖的应用程序,如ChatGPT
m.bilibili.com
m.bilibili.com
本期文章:《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A Comprehensive Study》(arXiv:2404.10719v2),视频播放量 1747、弹幕量 1、点赞数 47、投硬币枚数 36、收藏人数 119、转发人数 14,视频作者 清辉蝶,作者简介,相关视频:[论文精读]Deepseek r1(prepare)-RLHF&PPO;&GRPO;,【LibrAI|智衡 阅读会】第二期:是谁在抄袭我!大模型输出水印的施加与检测,【AI大模型实...
agijuejin.feishu.cn
agijuejin.feishu.cn
一文看尽LLM对齐技术:RLHF、RLAIF、PPO、DPO… 本文讨论了LLM对齐技术的背景、方法及未来方向,介绍了Salesforce发布的综述报告,涵盖奖励模型、反馈等主题及多种对齐方法,并分析了不同方法的效果和局限。关键要点包括:​ 1. 对齐的重要性:LLM虽强大但不完美,可能生成有害结果,对齐可使其与人类价值观一致。​ 2. RLHF/PPO:主要目标是对齐语言模型与用户意图,通过人类反馈...
ZOL报价
ZOL报价
根据研究论文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A Comprehensive Study,DPO可以通过多轮迭代的方式接近PPO的效果。在DPO训练中,如果让actor模型通过rollout生成样本并进行多轮迭代,实际上可以弥补两者在样本上的差异,从而模拟出类似PPO的训练过程。不过,相比PPO需要同时训练多个模型,DPO减少了参与训练...
agijuejin.feishu.cn
agijuejin.feishu.cn
​ ​ 那么,简单的对齐算法一定效果更好吗?吴翼 团队发表在 ICML 2024 的工作“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A Comprehensive Study”仔细探讨了 DPO 与 PPO 算法的特点,并指出提升 RLHF 算法效果的关键点。在该工作中,吴翼 团队基于自研的大规模 RLHF 训练系统,首次采用 PPO 算法及 参数 量更少的开源模型,在公认最困难的挑战—代码生成任...
feishu.cn
feishu.cn
​ ​ 那么,简单的对齐算法一定效果更好吗?吴翼 团队发表在 ICML 2024 的工作“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A Comprehensive Study”仔细探讨了 DPO 与 PPO 算法的特点,并指出提升 RLHF 算法效果的关键点。在该工作中,吴翼 团队基于自研的大规模 RLHF 训练系统,首次采用 PPO 算法及 参数 量更少的开源模型,在公认最困难的挑战—代码生成任...
arxiv.org
arxiv.org
Experiment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PPO is able to surpass other alignment methods in all cases and achieve state-of-the-art results in challenging code ...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28GFZSVS4APS368GT11K70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22922SKP67V93MQAV367GZ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1WX7VTZS3SSF3H6G9SHDYE
View all 13 sources

我将首先获取论文的完整内容,以便深入分析这篇研究。

网页解析

我需要获取论文的完整PDF内容,以便更详细地分析其研究方法和结果。

搜索

Search

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 A Comprehensive Study pdf arxiv
知乎
知乎
paper: https:// arxiv.org/pdf/2404.1071 9v3 code: https:// github.com/openpsi-proj ect/ReaLHF TL,
m.bilibili.com
m.bilibili.com
本期文章:《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A Comprehensive Study》(arXiv:2404.10719v2),视频播放量 1747、弹幕量 1、点赞数 47、投硬币枚数 36、收藏人数 119、转发人数 14,视频作者 清辉蝶,作者简介,相关视频:[论文精读]Deepseek r1(prepare)-RLHF&PPO;&GRPO;,【LibrAI|智衡 阅读会】第二期:是谁在抄袭我!大模型输出水印的施加与检测,【AI大模型实...
知乎
知乎
从ChatGPT到Claude,这些模型的成功离不开PPO (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的支撑。DPO (Direct Preference Optimization
agijuejin.feishu.cn
agijuejin.feishu.cn
一文看尽LLM对齐技术:RLHF、RLAIF、PPO、DPO… 本文讨论了LLM对齐技术的背景、方法及未来方向,介绍了Salesforce发布的综述报告,涵盖奖励模型、反馈等主题及多种对齐方法,并分析了不同方法的效果和局限。关键要点包括:​ 1. 对齐的重要性:LLM虽强大但不完美,可能生成有害结果,对齐可使其与人类价值观一致。​ 2. RLHF/PPO:主要目标是对齐语言模型与用户意图,通过人类反馈...
ZOL报价
ZOL报价
根据研究论文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A Comprehensive Study,DPO可以通过多轮迭代的方式接近PPO的效果。在DPO训练中,如果让actor模型通过rollout生成样本并进行多轮迭代,实际上可以弥补两者在样本上的差异,从而模拟出类似PPO的训练过程。不过,相比PPO需要同时训练多个模型,DPO减少了参与训练...
agijuejin.feishu.cn
agijuejin.feishu.cn
​ ​ 那么,简单的对齐算法一定效果更好吗?吴翼 团队发表在 ICML 2024 的工作“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A Comprehensive Study”仔细探讨了 DPO 与 PPO 算法的特点,并指出提升 RLHF 算法效果的关键点。在该工作中,吴翼 团队基于自研的大规模 RLHF 训练系统,首次采用 PPO 算法及 参数 量更少的开源模型,在公认最困难的挑战—代码生成任...
feishu.cn
feishu.cn
​ ​ 那么,简单的对齐算法一定效果更好吗?吴翼 团队发表在 ICML 2024 的工作“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A Comprehensive Study”仔细探讨了 DPO 与 PPO 算法的特点,并指出提升 RLHF 算法效果的关键点。在该工作中,吴翼 团队基于自研的大规模 RLHF 训练系统,首次采用 PPO 算法及 参数 量更少的开源模型,在公认最困难的挑战—代码生成任...
arxiv.org
arxiv.org
Experiment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PPO is able to surpass other alignment methods in all cases and achieve state-of-the-art results in challenging code ...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2292ZCPY12HWGGTREMAWBG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1WX7J6GHF5CNXHJ921GCH8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7HH8TYPAWKCJTC5STHQZF96
View all 13 sources

我需要获取论文的PDF版本,以便深入分析其内容。

搜索

Search

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 A Comprehensive Study pdf download
知乎
知乎
paper: https:// arxiv.org/pdf/2404.1071 9v3 code: https:// github.com/openpsi-proj ect/ReaLHF TL,
arxiv.org
arxiv.org
Experiment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PPO is able to surpass other alignment methods in all cases and achieve state-of-the-art results in challenging code ...
proceedings.mlr.press
In this paper, we first conduct bot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ies on the algorithmic properties of DPO and show that DPO may have fundamental limitations.
知乎
知乎
从ChatGPT到Claude,这些模型的成功离不开PPO (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的支撑。DPO (Direct Preference Optimization
agijuejin.feishu.cn
agijuejin.feishu.cn
​ ​ 那么,简单的对齐算法一定效果更好吗?吴翼 团队发表在 ICML 2024 的工作“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A Comprehensive Study”仔细探讨了 DPO 与 PPO 算法的特点,并指出提升 RLHF 算法效果的关键点。在该工作中,吴翼 团队基于自研的大规模 RLHF 训练系统,首次采用 PPO 算法及 参数 量更少的开源模型,在公认最困难的挑战—代码生成任...
m.bilibili.com
m.bilibili.com
本期文章:《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A Comprehensive Study》(arXiv:2404.10719v2),视频播放量 1747、弹幕量 1、点赞数 47、投硬币枚数 36、收藏人数 119、转发人数 14,视频作者 清辉蝶,作者简介,相关视频:[论文精读]Deepseek r1(prepare)-RLHF&PPO;&GRPO;,【LibrAI|智衡 阅读会】第二期:是谁在抄袭我!大模型输出水印的施加与检测,【AI大模型实...
feishu.cn
feishu.cn
​ ​ 那么,简单的对齐算法一定效果更好吗?吴翼 团队发表在 ICML 2024 的工作“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A Comprehensive Study”仔细探讨了 DPO 与 PPO 算法的特点,并指出提升 RLHF 算法效果的关键点。在该工作中,吴翼 团队基于自研的大规模 RLHF 训练系统,首次采用 PPO 算法及 参数 量更少的开源模型,在公认最困难的挑战—代码生成任...
agijuejin.feishu.cn
agijuejin.feishu.cn
一文看尽LLM对齐技术:RLHF、RLAIF、PPO、DPO… 本文讨论了LLM对齐技术的背景、方法及未来方向,介绍了Salesforce发布的综述报告,涵盖奖励模型、反馈等主题及多种对齐方法,并分析了不同方法的效果和局限。关键要点包括:​ 1. 对齐的重要性:LLM虽强大但不完美,可能生成有害结果,对齐可使其与人类价值观一致。​ 2. RLHF/PPO:主要目标是对齐语言模型与用户意图,通过人类反馈...
https://s2.zimgs.cn/ims?kt=url&at=smstruct&key=aHR0cHM6Ly93YXAuem9sLmNvbS5jbi9mYXZpY29uLmljbw==&sign=yx:-HMgl56DsnW0cj1xyACcnpMWO-g=&tv=400_400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2292ZCPY12HWGGTREMAWBG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28GFZSVS4APS368GT11K70
View all 14 sources

已掌握的信息

  1. 论文核心内容概览:已经明确论文《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 A Comprehensive Study》旨在对比DPO和PPO在大型语言模型对齐中的表现。初步了解到,尽管DPO在学术基准测试中常表现优异,但该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指出DPO存在根本性局限,并发现优化后的PPO在对话和代码生成等多种任务上均能超越DPO及其他对齐方法,甚至在代码竞赛中取得SOTA结果。
  2. 研究关键问题:论文主要探讨两大问题:DPO是否真的优于PPO?PPO的性能是否能进一步提升以及如何提升?
  3. PPO的改进方向:初步信息表明,论文探索了PPO的三个主要改进方向:优势标准化 (advantage normalization)、大批量训练 (large batch-size training) 以及使用指数移动平均 (EMA) 更新参考模型参数。
  4. DPO的潜在问题:了解到DPO可能存在对偏好数据集的分布覆盖较窄的问题,导致其可能对分布外 (OOD) 的回复给予不当的高奖励,并建议使用迭代式DPO缓解此问题。
  5. 关键资源链接:已获取论文在arXiv上的摘要页链接、PDF链接 (如 https://arxiv.org/pdf/2404.10719v3) 以及其代码库链接。

下一步行动计划

  1. 深入研读论文全文:将访问并仔细阅读已获取的论文PDF全文,以全面、细致地理解其理论分析、实验设计、具体结果和讨论细节。

  2. 提炼核心技术细节与论证过程

    • 详细梳理PPO和DPO算法的基本原理、数学表述(特别是DPO从PPO推导的部分及其中的关键假设和差异点,如web_69b51b92中提及的推导过程)。
    • 重点关注论文中关于DPO局限性的理论证明和实验验证细节。
    • 详细记录PPO性能提升的关键因素(如优势标准化、大批量训练、参考模型EMA更新)的具体实施方法及其带来的效果(量化数据)。
  3. 整理实验设置与关键结果

    • 系统归纳论文中各项对比实验所使用的模型、数据集、评估指标和具体的实验流程。
    • 提取并整理关键的实验结果数据,特别是PPO与DPO在不同任务(对话、代码生成)上的性能对比表格和图表。
    • 关注论文中关于“迭代DPO”的讨论和实验结果。
  4. 准备面向初学者的概念解释:结合论文内容和已有的辅助资料(如web_146decb7中对SFT、PPO、DPO差异的通俗解释),准备PPO和DPO核心思想的简化版解释,确保PPT内容对计算机入门学生友好。

    主要信息来源

    • 论文原文PDF:https://arxiv.org/pdf/2404.10719v3 (或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mlresearch/v235/main/assets/xu24h/xu24h.pdf)
    • 论文补充材料(如有)
    • 已搜索到的高质量解读文章(如知乎专栏、机器之心等,用于辅助理解,但以原论文为准)

让我首先获取论文的PDF内容:

网页解析

我需要更多关于论文中PPO和DPO的实验设计和结果的具体细节,以便准备全面的分享内容。

网页解析

我需要获取更多关于论文中PPO和DPO的理论基础和数学推导的内容,以便在分享中能够清晰解释这两种方法的原理和区别。

网页解析

我需要获取论文中关于PPO改进方法的具体细节,以及实验结果中的具体数据和图表,这对于准备全面的分享至关重要。

网页解析

已掌握的信息

  1. 论文核心观点:该研究论文《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 A Comprehensive Study》通过理论和实验证明,经过优化的PPO在LLM对齐方面优于DPO,尤其在复杂任务(如代码生成)上表现更佳。这挑战了DPO在学术基准测试中常表现更优的观点。
  2. DPO的局限性:论文从理论上指出DPO可能找到偏向于分布外(OOD)响应的有偏解决方案,且其性能受模型输出与偏好数据集之间分布差异的显著影响。PPO找到的策略是DPO策略的真子集。
  3. PPO的优化关键:研究确定了提升PPO性能的三个关键因素:优势归一化(Advantage Normalization)、大批量训练(Large Batch Size)以及参考模型的指数移动平均(EMA)更新。
  4. 实验验证:论文通过合成场景实验验证了DPO的理论局限性。在真实偏好数据集(如Anthropic Helpful/Harmless, CodeContest)上的实验表明,优化后的PPO在对话生成和代码生成任务上均一致优于DPO。特别是在CodeContest数据集上,34B参数的PPO模型取得了超越AlphaCode-41B的SOTA结果(10@1k指标从16.4%提升到22.4%)。
  5. 理论推导:论文阐述了PPO和DPO的数学原理,以及DPO目标函数如何从PPO的目标函数和奖励模型的关系中推导出来,并指出了其中的关键假设(如Bradley-Terry模型)。
  6. 关键资源:已获取论文的arXiv PDF链接 (https://arxiv.org/pdf/2404.10719v3) 和代码库链接 (https://github.com/openpsi-project/ReaLHF)。

下一步行动计划
由于之前的行动计划在信息收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我们将延续该计划,重点转向对已获取信息的深度加工和呈现。

  1. 深度分析与内容提炼:仔细研读论文PDF全文,特别是实验结果部分的表格和图表。提取关键的对比数据、统计显著性信息,以及论文中用于支撑其核心论点的图示(例如,合成场景中策略概率分布图,各项任务的性能对比表等)。

  2. PPT内容框架深化与素材准备

    • 背景与动机:清晰阐述LLM对齐的重要性,以及PPO与DPO作为主流方法的背景。
    • PPO与DPO原理精讲:为计算机入门学生准备PPO和DPO核心思想的通俗解释,包括它们的数学基础、关键差异(如PPO依赖显式奖励模型,DPO直接从偏好优化)以及DPO从PPO推导的过程和假设。
    • DPO的局限性分析:详细展示论文中关于DPO局限性的理论证明和实验证据(如图1所示的合成实验结果)。
    • PPO的优化策略:具体解释优势归一化、大批量训练、参考模型EMA更新的原理及其对PPO性能的积极影响,并展示相关的消融实验结果(如果论文提供)。
    • 核心实验结果展示:将论文中的关键实验结果(如不同模型在各项任务上的性能对比表格、CodeContest上的SOTA成果等)转化为PPT图表或直接截图优化后使用。
    • 结论与讨论:总结论文的主要发现,强调优化PPO的实际意义,并提及论文讨论的未来方向或启示。
  3. 视觉呈现与结构优化:设计PPT的整体视觉风格,确保图表清晰易懂,逻辑流程顺畅,重点突出。

    主要信息来源

    • 论文原文PDFhttps://arxiv.org/pdf/2404.10719v3 (这是获取所有实验数据、图表和详细论证过程的核心来源)。
    • 已检索到的辅助解读材料:用于辅助理解和简化概念解释。

让我继续获取论文中的实验结果和图表数据:

搜索

Search

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 A Comprehensive Study ICML 2024 slides
知乎
知乎
paper: https:// arxiv.org/pdf/2404.1071 9v3 code: https:// github.com/openpsi-proj ect/ReaLHF TL,
长亭百川云
长亭百川云
相比于PPO,DPO 使用离线数据而非在线采样数据训练。 经分析,DPO 算法会导致训练出的模型对训练数据分布之外的输出产生偏好,在某些情况下产生不可预料的回 ...
xinfinite.net
吴翼团队发表在ICML 2024 的工作“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 A Comprehensive Study” 仔细探讨了DPO 与PPO 算法的特点,并指出提升RLHF ...
机器之心
机器之心
> AIxiv专栏是机器之心发布学术、技术内容的栏目。过去数年,机器之心AIxiv专栏接收报道了2000多篇内容,覆盖全球各大高校与企业的顶级实验室,有效促进了学术交流与传播。如果您有优秀的工作想
agijuejin.feishu.cn
agijuejin.feishu.cn
​ ​ 那么,简单的对齐算法一定效果更好吗?吴翼 团队发表在 ICML 2024 的工作“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A Comprehensive Study”仔细探讨了 DPO 与 PPO 算法的特点,并指出提升 RLHF 算法效果的关键点。在该工作中,吴翼 团队基于自研的大规模 RLHF 训练系统,首次采用 PPO 算法及 参数 量更少的开源模型,在公认最困难的挑战—代码生成任...
m.bilibili.com
m.bilibili.com
本期文章:《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A Comprehensive Study》(arXiv:2404.10719v2),视频播放量 1747、弹幕量 1、点赞数 47、投硬币枚数 36、收藏人数 119、转发人数 14,视频作者 清辉蝶,作者简介,相关视频:[论文精读]Deepseek r1(prepare)-RLHF&PPO;&GRPO;,【LibrAI|智衡 阅读会】第二期:是谁在抄袭我!大模型输出水印的施加与检测,【AI大模型实...
feishu.cn
feishu.cn
​ ​ 那么,简单的对齐算法一定效果更好吗?吴翼 团队发表在 ICML 2024 的工作“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A Comprehensive Study”仔细探讨了 DPO 与 PPO 算法的特点,并指出提升 RLHF 算法效果的关键点。在该工作中,吴翼 团队基于自研的大规模 RLHF 训练系统,首次采用 PPO 算法及 参数 量更少的开源模型,在公认最困难的挑战—代码生成任...
agijuejin.feishu.cn
agijuejin.feishu.cn
一文看尽LLM对齐技术:RLHF、RLAIF、PPO、DPO… 本文讨论了LLM对齐技术的背景、方法及未来方向,介绍了Salesforce发布的综述报告,涵盖奖励模型、反馈等主题及多种对齐方法,并分析了不同方法的效果和局限。关键要点包括:​ 1. 对齐的重要性:LLM虽强大但不完美,可能生成有害结果,对齐可使其与人类价值观一致。​ 2. RLHF/PPO:主要目标是对齐语言模型与用户意图,通过人类反馈...
https://s2.zimgs.cn/ims?kt=url&at=smstruct&key=aHR0cHM6Ly93YXAuem9sLmNvbS5jbi9mYXZpY29uLmljbw==&sign=yx:-HMgl56DsnW0cj1xyACcnpMWO-g=&tv=400_400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28GFZSVS4APS368GT11K70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28GFZSVS4APS368GT11K70
View all 14 sources

我需要直接访问论文的ICML幻灯片,以获取更多实验结果和图表数据。

网页解析

我现在需要获取论文中的具体实验结果和图表数据,以便在PPT中展示。

网页解析

我现在需要获取论文中关于代码任务和对话任务的具体实验结果数据,以便在PPT中展示这些关键对比。

搜索

Search

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 A Comprehensive Study code contest results table
智源社区
智源社区
- 简介 强化学习从人类反馈中学习(RLHF)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方法,用于将大型语言模型(LLMs)与人类偏好对齐。现有的RLHF方法可以大致分为基于奖励和无奖励两种。新颖的应用程序,如ChatGPT
知乎
知乎
paper: https:// arxiv.org/pdf/2404.1071 9v3 code: https:// github.com/openpsi-proj ect/ReaLHF TL,
agijuejin.feishu.cn
agijuejin.feishu.cn
​ ​ 那么,简单的对齐算法一定效果更好吗?吴翼 团队发表在 ICML 2024 的工作“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A Comprehensive Study”仔细探讨了 DPO 与 PPO 算法的特点,并指出提升 RLHF 算法效果的关键点。在该工作中,吴翼 团队基于自研的大规模 RLHF 训练系统,首次采用 PPO 算法及 参数 量更少的开源模型,在公认最困难的挑战—代码生成任...
m.bilibili.com
m.bilibili.com
本期文章:《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A Comprehensive Study》(arXiv:2404.10719v2),视频播放量 1747、弹幕量 1、点赞数 47、投硬币枚数 36、收藏人数 119、转发人数 14,视频作者 清辉蝶,作者简介,相关视频:[论文精读]Deepseek r1(prepare)-RLHF&PPO;&GRPO;,【LibrAI|智衡 阅读会】第二期:是谁在抄袭我!大模型输出水印的施加与检测,【AI大模型实...
feishu.cn
feishu.cn
​ ​ 那么,简单的对齐算法一定效果更好吗?吴翼 团队发表在 ICML 2024 的工作“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A Comprehensive Study”仔细探讨了 DPO 与 PPO 算法的特点,并指出提升 RLHF 算法效果的关键点。在该工作中,吴翼 团队基于自研的大规模 RLHF 训练系统,首次采用 PPO 算法及 参数 量更少的开源模型,在公认最困难的挑战—代码生成任...
agijuejin.feishu.cn
agijuejin.feishu.cn
一文看尽LLM对齐技术:RLHF、RLAIF、PPO、DPO… 本文讨论了LLM对齐技术的背景、方法及未来方向,介绍了Salesforce发布的综述报告,涵盖奖励模型、反馈等主题及多种对齐方法,并分析了不同方法的效果和局限。关键要点包括:​ 1. 对齐的重要性:LLM虽强大但不完美,可能生成有害结果,对齐可使其与人类价值观一致。​ 2. RLHF/PPO:主要目标是对齐语言模型与用户意图,通过人类反馈...
ZOL报价
ZOL报价
根据研究论文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A Comprehensive Study,DPO可以通过多轮迭代的方式接近PPO的效果。在DPO训练中,如果让actor模型通过rollout生成样本并进行多轮迭代,实际上可以弥补两者在样本上的差异,从而模拟出类似PPO的训练过程。不过,相比PPO需要同时训练多个模型,DPO减少了参与训练...
arxiv.org
arxiv.org
Experiment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PPO is able to surpass other alignment methods in all cases and achieve state-of-the-art results in challenging code ...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22922SKP67V93MQAV367GZ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28GFZSVS4APS368GT11K70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1P062225KCC64PS4A5266P
View all 12 sources

已掌握的信息

  1. 论文核心论点:本研究的核心观点是,经过适当优化的PPO (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 在大语言模型 (LLM) 对齐方面,其性能全面优于DPO (Direct Preference Optimization),尤其在对话生成和代码生成等复杂任务上表现更为出色。这一结论对学术界中DPO有时被认为更优的看法提出了挑战。
  2. DPO的局限性:论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揭示了DPO的内在局限。理论上,DPO可能找到偏向于利用分布外 (OOD) 响应的有偏解决方案,且PPO能找到的策略集合是DPO策略集合的真子集。实验中(如合成场景和真实偏好数据集),DPO对模型输出与偏好数据集间的分布差异更敏感,且在某些情况下无法保证找到最优策略。
  3. PPO的优化关键:研究明确了三个提升PPO性能的关键因素:优势归一化 (Advantage Normalization) 以稳定训练,大批量训练 (Large Batch Size) 以提供更稳定的梯度估计,以及参考模型的指数移动平均 (EMA) 更新以平滑策略跟踪。
  4. 关键实验结果
    • 代码生成:在CodeContest数据集上,优化后的34B参数PPO模型取得了22.4%的10@1k指标,超越了AlphaCode-41B (16.4%),达到SOTA水平。在APPS数据集上,PPO在不同难度级别(Introductory, Interview, Competition)的通过率也表现优异。
    • 对话任务:在HH-RLHF和SafeRLHF等数据集上,PPO在安全性(如SafeRLHF上接近100%安全率)和有用性方面均表现出色。
    • PPO改进效果:ICML幻灯片中展示了增大批量、优势归一化等因素对PPO性能的具体提升数据。
    • DPO改进尝试:幻灯片提及了改进DPO的方法,如额外SFT、在线生成评分 (Online DPO) 和数据去噪,并分析了其效果和潜在问题。
  5. 理论基础与推导:已掌握PPO和DPO的基本原理、数学表述,以及DPO目标函数如何从PPO框架推导而来,包括其中依赖的Bradley-Terry偏好模型等关键假设。
  6. 核心资源:已获取论文的PDF全文 (https://arxiv.org/pdf/2404.10719v3) 和ICML会议的幻灯片 (https://icml.cc/media/icml-2024/Slides/34913.pdf),这些是获取详细数据和图表的主要来源。

下一步行动计划
接下来的计划将聚焦于基于已掌握的信息和核心文献,构建演示文稿(PPT)的详细内容和结构。

  1. 构建PPT框架并填充核心内容

    • 引言与背景:阐述LLM对齐的重要性、当前主流方法(RLHF),并引出PPO与DPO的对比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动机和核心问题。
    • PPO与DPO方法详解:为计算机入门学生准备PPO和DPO算法的原理介绍,包括其基本流程、数学基础(可从论文和幻灯片中提取关键公式和图示进行简化说明)、主要区别(如是否需要显式奖励模型、数据采样方式等),以及DPO从PPO推导的逻辑。
    • DPO的局限性深入分析:结合论文中的理论证明(如定理4.1)和关键实验(如合成场景实验图、简单反例图)来清晰展示DPO的潜在问题,例如对OOD样本的处理、无法保证最优策略等。
    • PPO的优化策略与效果:详细介绍论文提出的PPO三大优化技巧(优势归一化、大批量训练、参考模型EMA更新),解释其原理,并利用幻灯片中的消融实验结果图表(如PPO关键改进因素实验图)来量化展示这些技巧带来的性能提升。
    • 核心实验结果对比呈现:系统整理并展示论文及幻灯片中PPO与DPO在各项任务(对话生成如HH-RLHF、SafeRLHF;代码生成如APPS、CodeContest)上的性能对比数据。重点突出PPO在CodeContest上的SOTA表现。将关键的表格和图表(如APPS和CodeContest基准测试结果图、SafeRLHF实验结果图)纳入PPT。
    • 讨论与结论:总结论文的主要发现,强调优化PPO的实际价值和对学术界现有认知的影响。可以提及论文中关于迭代DPO、数据质量等讨论点。
    • Q&A准备:预测听众可能提出的问题,并准备好解答。
  2. 视觉设计与内容组织

    • 确保PPT整体风格简洁专业,图文并茂。
    • 对从论文或幻灯片中引用的图表进行优化,保证其清晰度和易懂性,必要时可重新绘制关键图表以适应PPT排版和听众理解。
    • 合理安排每页幻灯片的信息密度,确保逻辑连贯,重点突出,便于听众在30分钟内抓住核心信息。

    主要信息来源

    • 论文PDF全文 (https://arxiv.org/pdf/2404.10719v3):用于提取详细的实验数据、表格、理论推导细节。
    • ICML会议幻灯片 (https://icml.cc/media/icml-2024/Slides/34913.pdf):用于获取核心图表、关键数据总结和作者的呈现逻辑。

现在,我将开始整理并生成分享PPT的内容:

执行代码

执行代码

python

我需要修复代码中的错误,然后重新生成PPT内容框架。

执行代码

执行代码

python

现在我将继续查看代码执行结果的后半部分,并基于此完成PPT内容的设计。

执行代码

执行代码

python

现在我需要使用可视化工具来创建PPT中需要的图表,以便更直观地展示论文中的关键数据。

可视化工具

可视化工具

已掌握的信息

  1. 论文核心论点:本研究的核心观点是,经过适当优化的PPO (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 在大语言模型 (LLM) 对齐方面,其性能全面优于DPO (Direct Preference Optimization),尤其在对话生成和代码生成等复杂任务上表现更为出色。
  2. DPO的局限性:论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揭示了DPO的内在局限,包括可能找到偏向于利用分布外 (OOD) 响应的有偏解决方案,且对模型输出与偏好数据集间的分布差异更敏感。
  3. PPO的优化关键:研究明确了三个提升PPO性能的关键因素:优势归一化 (Advantage Normalization)、大批量训练 (Large Batch Size) 以及参考模型的指数移动平均 (EMA) 更新。
  4. 关键实验结果:已掌握PPO在CodeContest和APPS(代码生成),以及HH-RLHF和SafeRLHF(对话任务)上的具体性能数据,包括与DPO及其他基线的对比。PPO的优化措施带来的性能提升也有具体数据。
  5. 理论基础:已了解PPO和DPO的基本原理、数学表述,以及DPO从PPO推导的逻辑和关键假设。
  6. 核心资源与初步成果:已获取论文PDF和ICML会议幻灯片,并已生成PPT的文本大纲和部分关键数据的表格形式。已成功生成一个关于“PPO优化方法对各指标影响”的柱状图。

下一步行动计划

  1. 继续将已准备好的关键实验数据转化为图表,以便在PPT中更直观地展示比较结果。具体包括:
    • 代码生成任务(APPS、CodeContest)中不同方法(Few-shot, SFT, DPO, PPO, AlphaCode-41B)的性能对比图。
    • 对话任务(SafeRLHF、HH-RLHF)中不同方法(SFT, DPO, DPO+SFT(Safe), Online DPO, PPO)在安全性、有害性和有用性等指标上的对比图。
    • DPO局限性分析的示意图,例如偏好数据集覆盖范围下不同策略的概率分布对比,以及简单反例中不同策略的概率分布对比。
  2. 将生成的文本大纲和图表整合,形成一个逻辑清晰、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结构。
    • 信息来源:主要依据已生成的Python脚本输出的表格数据,以及从论文PDF (https://arxiv.org/pdf/2404.10719v3) 和ICML幻灯片 (https://icml.cc/media/icml-2024/Slides/34913.pdf) 中提取的原始图表示意。

接下来,我将创建代码生成任务性能比较的可视化图表:

可视化工具

可视化工具

现在我将创建对话任务性能比较的可视化图表:

可视化工具

可视化工具

最后,我将创建DPO局限性分析的可视化图表:

可视化工具

可视化工具

最后,我将创建DPO局限性分析中简单反例的可视化图表:

可视化工具

可视化工具

已掌握的信息

  1. 论文核心论点:本研究的核心观点是,经过适当优化的PPO (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 在大语言模型 (LLM) 对齐方面,其性能全面优于DPO (Direct Preference Optimization),尤其在对话生成和代码生成等复杂任务上表现更为出色。
  2. DPO的局限性:论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揭示了DPO的内在局限,包括可能找到偏向于利用分布外 (OOD) 响应的有偏解决方案,且对模型输出与偏好数据集间的分布差异更敏感。
  3. PPO的优化关键:研究明确了三个提升PPO性能的关键因素:优势归一化 (Advantage Normalization)、大批量训练 (Large Batch Size) 以及参考模型的指数移动平均 (EMA) 更新。
  4. 关键实验结果与可视化:已掌握PPO在CodeContest和APPS(代码生成),以及HH-RLHF和SafeRLHF(对话任务)上的具体性能数据,包括与DPO及其他基线的对比。PPO的优化措施带来的性能提升也有具体数据。并且,已经为这些关键数据生成了相应的ECharts可视化图表JSON代码,包括PPO优化效果、代码生成任务对比、对话任务对比以及DPO局限性分析的图表。
  5. 理论基础:已了解PPO和DPO的基本原理、数学表述,以及DPO从PPO推导的逻辑和关键假设。
  6. PPT内容框架:已经生成了详细的PPT文本大纲,覆盖了从研究背景到结论与启示的各个方面。

下一步行动计划

  1. 将已经生成的PPT文本大纲与对应的ECharts可视化图表JSON代码进行整合,形成一份结构完整、内容详实、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内容。这份内容将按照幻灯片的顺序组织,方便用户直接用于制作PPT。
    • 信息来源:先前步骤中生成的Python脚本输出的PPT大纲文本和ECharts JSON代码。

现在,我将整合所有内容,生成最终的PPT分享内容:

《Is DPO Superior to PPO for LLM Alignment? A Comprehensive Study》论文分享

1. 研究背景与问题

大型语言模型(LLM)对齐是当前AI研究的重要方向,其核心目标是使模型输出符合人类偏好和价值观智源社区。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RLHF)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对齐方法,主要分为两类:

  • 基于奖励的方法:如PPO (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先学习奖励模型,再优化策略
  • 无奖励的方法:如DPO (Direct Preference Optimization),直接从偏好数据优化策略arxiv.org

虽然ChatGPT和Claude等商业应用采用基于奖励的PPO方法,但在学术基准测试中,无奖励的DPO方法常常取得最先进的结果agijuejin.feishu.cn。这引发了本研究的核心问题:

  1. DPO是否真的优于PPO?
  2. 为什么PPO在学术基准测试中表现不佳?
  3. 如何提高PPO在LLM对齐中的性能?

2. PPO与DPO基本原理

PPO (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

PPO是基于奖励的RLHF方法,其流程包括:

  1. 从人类偏好数据学习奖励模型,使用Bradley-Terry模型:P(yw ≻ yl|x) = σ(r(x,yw) - r(x,yl))
  2. 使用PPO算法优化策略,目标函数为:Jr(πθ) = E[r(x,y) - β log(πθ(y|x)/πref(y|x))]

PPO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仅有提示的数据,生成超出偏好数据集分布的响应,但实现复杂,计算资源需求高ZOL报价

DPO (Direct Preference Optimization)

DPO是无奖励的RLHF方法,通过重参数化奖励函数从PPO推导而来:
r(x,y) = β log(πθ(y|x)/πref(y|x)) + C(x)

DPO的损失函数为:
LDPO(πθ) = -E[log σ(β(log(πθ(yw|x)/πref(yw|x)) - log(πθ(yl|x)/πref(yl|x))))]

DPO的优势是实现简单,计算效率高,但可能受到偏好数据集分布覆盖的限制知乎

3. DPO的局限性分析

理论分析

研究通过理论证明表明,PPO找到的策略类ΠPPO是DPO找到的策略类ΠDPO的真子集知乎。这意味着DPO可能找到偏向于分布外(OOD)响应的有偏解决方案,且无法保证找到最优策略,特别是当存在OOD回答时icml.cc

下图展示了DPO在偏好数据集覆盖范围中的局限性:

资料来源: 知乎

实证研究

研究通过简单反例进一步证明了DPO的局限性:

资料来源: 知乎

在这个简单反例中,DPO可以最小化损失但产生意外策略,将高概率分配给真实奖励为负的y3动作。而PPO则正确地将高概率分配给真实奖励为正的y1动作知乎

真实数据实验也表明,DPO对模型输出与偏好数据集间分布差异更敏感,可能对OOD数据给出高奖励,潜在鼓励幻觉生成知乎

4. PPO的优化策略

研究确定了提升PPO性能的三个关键因素:

  1. 优势归一化 (Advantage Normalization)

    • 稳定PPO训练过程
    • 减少优势函数方差,提高训练稳定性
  2. 大批量训练 (Large Batch Size)

    • 提供更稳定的梯度估计
    • 在APPS数据集上,批量从64增至512,通过率提高约10%
  3. 参考模型的指数移动平均 (EMA) 更新

    • 平滑跟踪策略变化
    • 提供更稳定的训练目标知乎

下图展示了这三个优化因素对PPO性能的影响:

资料来源: 知乎

5. 实验设计与结果

实验设置

研究在多种任务上进行了广泛实验:

  • 任务类型:对话生成和代码生成
  • 数据集
    • 对话:HH-RLHF、SafeRLHF
    • 代码:APPS、CodeContest
  • 评估指标
    • 对话:安全率、有害性、有用性
    • 代码:通过率、10@1k指标(生成1000个候选解决方案中至少有一个通过所有测试用例的前10个问题的百分比)arxiv.org

代码生成任务结果

资料来源: 知乎

在代码生成任务中,优化后的PPO显著优于其他方法:

  • APPS数据集:PPO在三个难度级别(Introductory、Interview、Competition)的通过率分别达到约45%、30%和20%
  • CodeContest数据集:
    • PPO (34B参数):10@1k指标达到22.4%
    • AlphaCode (41B参数):10@1k指标为16.4%
    • DPO在代码生成等困难任务上表现不佳icml.cc

对话任务结果

资料来源: 知乎

在对话任务中,PPO同样表现优异:

  • SafeRLHF基准测试:
    • PPO在Llama 1 7B和Llama 2 7B上的安全率均接近98%
    • PPO在有害性减少和有用性方面表现优异
  • HH-RLHF胜率:PPO达到75%,显著高于其他方法

研究也探索了改进DPO的方法:

  • 额外的SFT训练:显著提高安全率,降低有害性
  • 在线生成评分 (Online DPO):通过多次迭代提高性能
  • 数据去噪:可能过滤掉高质量数据,损害有用性知乎

6. 结论与启示

主要结论

  1. 经过适当优化的PPO在所有测试场景中均优于DPOdl.acm.org
  2. DPO存在基本局限性,特别是在处理OOD样本时icml.cc
  3. 优势归一化、大批量训练和参考模型EMA更新是提升PPO性能的关键知乎

实际应用启示

  1. DPO应用建议:额外SFT训练、仔细标注数据、迭代学习
  2. PPO应用建议:使用大批量、优势归一化和参考模型EMA
  3. 商业应用(如ChatGPT、Claude)选择PPO而非DPO的合理性得到验证agijuejin.feishu.cn

未来研究方向

  1. 进一步优化PPO在LLM对齐中的效率
  2. 探索结合PPO和DPO优势的混合方法agijuejin.feishu.cn

7. PPO与DPO方法比较总结

特性PPODPO
基本原理基于奖励的RLHF方法,先学习奖励模型再优化策略无奖励的RLHF方法,直接从偏好数据优化策略
计算复杂度
实现难度复杂简单
数据需求可利用仅有提示的数据仅限偏好数据集
处理OOD样本表现良好容易给出高奖励,可能鼓励幻觉
在代码生成任务上的表现优秀(CodeContest 10@1k: 22.4%)表现不佳
在对话任务上的表现优秀(安全率接近100%)需额外改进才能接近PPO
商业应用ChatGPT、Claude等采用学术研究中常用

参考资源

Key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