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用户的问题是关于如何在serving入口加一个pre_check功能,用来在负载高的时候拒绝新的请求。现在他们的代码里有一个视频处理的API端点,可能在处理多个请求时显存不足,所以需要防止同时处理太多请求。
首先,我需要理解用户当前的代码结构。他们展示的代码中有@app.post装饰器定义的api函数,这个函数直接调用self.process_video(request),然后返回结果。看起来这个process_video可能是阻塞的,因为注释里提到用线程池来运行阻塞函数,并且用await等待,但不阻塞主事件循环。不过代码里并没有看到异步处理的部分,比如线程池的创建或者async/await的正确使用,可能需要进一步确认。
用户提到同时接受两个请求会导致显存不足,所以需要控制并发量。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使用请求队列、限流、或者实时监控GPU显存。用户希望的是在serving入口加pre_check,也就是在处理请求之前检查当前系统状态,如果负载高(比如正在处理不止一个请求)就拒绝服务。
首先,可能需要一个计数器来跟踪当前正在处理的请求数量。每当有新请求进来时,先检查这个计数器,如果超过阈值(比如1个),就拒绝请求。但这个计数器需要是线程安全的,因为FastAPI可能在多线程环境下运行。
另外,用户可能需要考虑如何准确检测负载高的情况,不仅仅是请求的数量,还包括实际的显存使用情况。比如,即使只有一个请求,如果它的显存使用量特别大,也可能导致问题。所以可能需要同时检查显存的使用情况。
但用户的问题描述里可能更倾向于并发请求的数量控制,所以先从简单的并发控制开始考虑。比如,在进入处理流程之前,检查当前是否有正在处理的请求,如果有的话,返回拒绝。
接下来,如何实现这个pre_check呢?可以在路由处理函数中添加一个检查步骤。例如,在调用self.process_video之前,检查当前是否已经有任务在处理。如果是,则返回HTTP状态码如429(Too Many Requests)或者503(Service Unavailable)。
但这里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跟踪正在处理的请求数量。可以使用一个原子计数器,每次请求进入时增加,处理完后减少。例如,在类中维护一个self.current_tasks变量,类型为int。在api函数中,先加锁,检查self.current_tasks是否超过阈值(比如0),如果超过则拒绝。否则,递增计数器,处理完成后递减。
不过这样可能存在问题,比如异步处理的情况下,如果process_video是异步的,可能需要确保计数器在异步函数完成后才递减。或者,如果使用线程池来处理阻塞函数,可能需要确保线程执行完毕后才会减少计数器。
另外,在FastAPI中,可以使用依赖注入系统来实现pre-check。例如,定义一个依赖函数,在进入路由处理函数之前执行检查,如果通过则继续,否则抛出异常。
具体步骤可能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计数器的修改需要线程安全,所以可能需要使用锁(如threading.Lock)来防止竞态条件。
另外,如果process_video是异步的,或者在另一个线程中处理,需要确保在该任务完成之后才减少计数器。例如,在异步函数中使用finally块来确保递减。
另外,是否可以考虑使用信号量来控制并发量?比如在FastAPI中使用asyncio.Semaphore来限制同时处理的请求数量。但Semaphore是针对异步的,如果用户当前的代码是同步的或者使用多线程的话,可能需要调整。
假设用户的process_video是同步阻塞函数,并且他们使用线程池来执行它(比如用concurrent.futures.ThreadPoolExecutor),那么在FastAPI中可以这样处理:
但这样可能无法实时反映显存的情况,因为即使有一个请求在处理,它的显存占用可能很高,导致第二个请求即使被接受也会失败。这时候可能需要更精确的显存监控。
另一个思路是,在pre_check中检查当前显存的使用情况。例如,在每次请求进来时,调用一个函数检查GPU显存是否足够。如果足够则允许处理,否则拒绝。
检查显存的方法可以通过调用torch.cuda functions,比如torch.cuda.memory_allocated() 或者 torch.cuda.is_available() 来获取当前显存使用情况,并判断是否超过阈值。
但显存的使用情况可能比较复杂,因为不同的模型或处理步骤可能会有不同的内存需求。可能需要预先估算每个请求的大致显存消耗,并设置一个阈值。
综合来看,用户的场景可能更适合同时控制并发请求数量和显存使用情况。例如,当有正在处理的请求时(current_requests > 0),或者显存使用超过某个阈值时,拒绝新请求。
具体实现步骤:
在类中初始化计数器和锁:
self.current_requests = 0
self.lock = threading.Lock()
在api处理函数中添加pre-check逻辑:
with self.lock:
if self.current_requests >= 1: # 阈值设为1,只允许一个并发
raise HTTPException(status_code=503, detail="Service busy")
self.current_requests += 1
try:
# 处理逻辑
result = await self.process_video(request)
return MaskResponse(**result)
finally:
with self.lock:
self.current_requests -= 1
不过这里需要注意异步和同步的问题。如果process_video是同步阻塞函数,并且被放入线程池中执行(比如用run_in_executor),那么在FastAPI中处理异步路由时,需要确保正确使用await。
例如,在FastAPI的异步端点中处理同步函数时,可以将其放入线程池:
from fastapi import FastAPI, HTTPException
import asyncio
import threading
class SomeClass:
def init(self):
self.current_requests = 0
self.lock = threading.Lock()
self.thread_pool = concurrent.futures.ThreadPoolExecutor()
这样可以保证即使process_video是阻塞的,在异步框架中仍然能正确处理,并且计数器会正确递增和递减。
不过用户原来的代码中似乎没有使用异步处理,注释里提到用线程池运行阻塞函数,并用await等待。所以可能他们的process_video已经被改造成异步的了?或者可能存在错误?
例如,在用户提供的代码中:
700 result = self.process_video(request)
如果process_video是同步函数,并且没有放入线程池中执行的话,这段代码会阻塞事件循环,导致并发问题。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同步函数放入线程池执行,并用await等待结果。
所以可能用户的实际代码应该像下面这样:
@app.post(...)
async def api(self, request: MaskRequest) -> MaskResponse:
# 这里需要将同步的process_video放入线程池
loop = asyncio.get_event_loop()
result = await loop.run_in_executor(None, self.process_video, request)
return MaskResponse(**result)
这样在FastAPI中处理同步函数时不会阻塞事件循环。
回到用户的问题,在serving入口加pre_check。结合并发控制和显存检查:
可能需要同时检查:
但实现显存检查需要实时查询显存情况,并且需要考虑不同GPU的情况。例如:
import torch
def check_gpu_memory():
if torch.cuda.is_available():
total = torch.cuda.get_device_properties(0).total_memory
allocated = torch.cuda.memory_allocated()
free = total - allocated
# 假设每个请求需要至少500MB显存
if free < 500 * 1024 * 1024: # 500MB
return False
else:
return True
else:
# 没有GPU的话可能返回其他判断逻辑?
return True # 或者根据CPU资源判断
然后在pre_check中同时检查请求数量和显存是否足够:
with self.lock:
if (self.current_requests >= 1) or not check_gpu_memory():
raise HTTPException(...)
不过这样的实时检查可能会影响性能,或者因为延迟导致问题。此外,显存的预估可能并不准确,不同处理阶段的显存占用可能不同。
另一个考虑是使用资源池或者队列来管理请求。例如,当有新请求到来时,只有队列未满时才接受请求,并将请求放入队列,由后台工作线程处理。但这样可能会引入队列等待机制,而不是立即拒绝。
但用户的需求是立即拒绝负载高的时候的请求,所以更倾向于快速判断拒绝。
综合来说,最简单的方案可能是限制并发请求数量为1,即同时只处理一个请求。这样即使显存足够的情况下可以处理多个请求,但用户的情况是同时两个就会显存不足,所以限制并发到1。
那么在代码中添加并发控制即可。例如:
class VideoService:
def init(self):
self.concurrent_counter = 0
self.lock = threading.Lock()
这样确保同一时间最多只能有一个请求被处理。当第二个请求到来时会被拒绝。
不过这样的做法比较粗暴,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显存足够也无法处理多个请求。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阈值。比如阈值设置为1,或者根据模型的具体显存消耗来定。
另外,在FastAPI中可以使用依赖注入的方式实现pre-check。例如:
from fastapi import Depends
@app.post(...)
async def api(self, request: MaskRequest, check: bool = Depends(pre_check)):
...
def pre_check():
with some_class_instance.lock:
if some_class_instance.concurrent_counter >= 1:
raise HTTPException(...)
return True
但这样需要确保some_class_instance是单例,并且pre_check依赖能够访问到它。
不过用户提供的代码可能是类中的方法,比如在某个类中包含app和路由的定义。假设他们的框架是类似FastAPI的应用,并且使用类来组织路由处理程序。
此外,还要考虑异常处理的情况。如果process_video在处理过程中抛出异常,必须确保finally块中的计数器递减被执行,否则会导致并发计数错误。
综上所述,解决方案步骤是:
现在需要将这些思路整理成具体的代码示例,并解释可能的注意事项。
为了在高负载时拒绝新请求,我们可以在serving入口添加并发控制机制。以下是具体实现步骤:
threading.Lock
保证计数器修改的原子性loop.run_in_executor
将阻塞IO/计算放到线程池finally
块减少计数器(即使出现异常)max_concurrent
:根据显存实际容量调整(如RTX 3090可设为2-3)min_required_mem
:预留必要的显存给其他任务/系统开销方案 | 优点 | 缺点 |
---|---|---|
基础版 | 实现简单、0延迟拒绝 | 可能错过显存足够时的并行机会 |
增强版 | 综合考虑资源利用率 | 显存检测引入额外计算开销 |
队列缓冲 | 平滑处理突发流量 | 可能增加请求延迟 |
建议优先采用基础方案快速解决问题,并根据实际压力测试结果逐步优化阈值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