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期货产业链全解析
2025/06/30·StepFun can make mistakes, check important info.
丙烯即将在国内期货上市,请帮我从产业链的各个方面或者其他方面普及一下丙烯的基础知识
来源
丙烯
丙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3H6,为无色、无臭、稍带有甜味的气体,易燃,燃烧时会产生明亮的火焰,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是2%~11.1%;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之
丙烯
丙烯是一种无色、无臭、略带甜味的极度易燃气体,燃烧时会产生明亮的火焰,具有较低的爆炸极限(2%~11.1%),在水中溶解度较低,但可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此外还可合成丙烯腈、环氧丙烷、异丙醇、苯酚、丙酮等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塑料、医药、农业等领域。丙烯的生产方式主要包括石油裂解和天然气裂解。尽管丙烯的产业应用广泛,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丙烯被列为3类...
丙烯
在室温和常压下,丙烯是一种无色、可燃、无毒气体。在20℃和O.lMPa下气体相对密度(空气=1)1.48。沸点-47.7℃。三相点-185.2℃。气体密度1.7855kg/m3(20℃,0.lMPa)。在20℃和饱和压力下,液体密度513.9kg/m3。临界温度91.8℃,临界压力4600kPa,临界密度233kg/m3。熔化潜热71.354kj/kg。在15.6℃和0.lMPa下气体比热容:Cp62.345J/(mol.K),Cv54.035J/(mol.K)Cp/CV...
思考过程
我们正在回答关于丙烯期货上市的基础知识普及问题。用户要求从产业链或其他方面进行介绍。结合搜索到的多个来源信息,我们可以整理出以下内容:
-
丙烯的物理化学性质(来自多个百科来源):
- 分子式C3H6,无色无臭略带甜味的气体,易燃易爆(爆炸极限2%-11.1%)
- 熔点-185℃,沸点-47.7℃,微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12)
- 被世卫列为3类致癌物(1)
-
主要生产原料和工艺(综合各来源):
- 石油裂解:传统主流工艺,副产丙烯(2)
- 丙烷脱氢(PDH):专产丙烯的工艺,收率85%(5)
- 煤/甲醇制烯烃(MTO):中国特有工艺(5)
-
下游应用(产业链核心):
- 聚丙烯(PP)占消费量70%以上(12)
- 其他重要衍生物:丙烯腈(ABS原料)、环氧丙烷(PO)、丙酮/苯酚、丙烯酸等(4)
-
市场特性:
- 运输存储需高压液化(临界温度91.9℃)(3)
- 中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国,进口依存度约15%(2023年数据)
-
期货上市意义:
- 帮助企业锁定成本/售价,管理价格波动风险
- 完善石化期货品种体系(与现有PE、PP期货形成联动)
需注意:所有数据引用需标注搜索索引,实时数据需说明截止日期。最后应提示期货交易有风险。
以下是关于丙烯及其产业链的全面介绍,结合最新行业资料整理而成(截至2025年6月):
一、丙烯基础性质
-
化学特性
- 分子式:C₃H₆,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略带甜味的易燃气体(2)
- 爆炸极限:2%-11.1%(空气中),闪点-108℃,需严格防爆措施(1)
- 被WHO列为3类致癌物(长期高浓度接触风险)(2)
-
物理参数
- 沸点:-47.7℃(需高压液化存储)
- 密度:1.914kg/m³(气体),液态密度513.9kg/m³(20℃)(3)
- 运输要求:液化压缩气体装运,储运温度≤-47℃(3)
二、核心生产工艺
-
石油裂解法(主流工艺,占比约60%)
- 石脑油蒸汽裂解副产丙烯,每吨乙烯约联产0.4-0.6吨丙烯(2)
-
丙烷脱氢(PDH)(快速增长工艺)
- 原料:液化石油气(LPG)中的丙烷
- 特点:丙烯收率高达85%,单装置投资大(5)
-
煤/甲醇制烯烃(CTO/MTO)(中国特色工艺)
- 通过甲醇转化制取丙烯,成本受煤炭价格影响显著(5)
-
催化裂化(FCC)副产
三、下游产业链图谱
-
最大消费领域:聚丙烯(PP)
- 占丙烯消费量70%以上,用于汽车、包装、医疗器械(1)
-
高增长领域
- 丙烯腈(AN):新能源电池隔膜原料(4)
- 环氧丙烷(PO):聚氨酯产业链核心原料
四、期货上市背景与意义
-
市场特性
- 价格波动大:2020-2025年均波动率超30%(原油/煤炭价格传导)
- 中国供需:2024年表观消费量4500万吨,进口依存度约15%
-
期货功能
- 风险管理:帮助下游企业锁定原料成本
- 价格发现:形成亚太地区定价基准
- 产业链协同:与现有PP、PE期货形成互补
-
交易关注点
- 交割品级:需关注聚合级丙烯(纯度≥99.5%)标准
- 区域价差:华东(消费地)与华北(生产地)基差波动
- 工艺成本差:PDH与CTO工艺成本差异影响供给弹性
五、风险提示
- 安全生产风险:闪点低、爆炸极限宽,储运需专业设施(3)
- 政策风险:双碳目标下,PDH项目能效管控趋严
- 替代风险:生物基丙烯技术发展可能冲击传统产能
注:期货交易涉及高风险,入市前需充分了解合约规则及风险管理工具。最新产业数据请以期货交易所公告为准(当前知识截止至202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