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专注于生产计划管理领域,构建完整的指标体系。生产计划管理是制造业运营的核心,涉及从需求预测到生产执行的全过程。以下指标体系包含30个关键指标,覆盖计划制定、执行监控、异常处理、资源协同四大维度,每个指标均标注类型(R/P/S/K)并说明应用场景。
序号 | 指标名称 | 类型 | 公式/定义 | 应用场景 | 数据来源 |
---|---|---|---|---|---|
1 | 需求预测准确率 | P | (1-|预测需求量-实际需求量|/实际需求量)×100% | 销售运营计划(S&OP)优化 | ERP系统 |
2 | 主计划稳定性指数 | S | 1-(月计划变更次数/总计划版本数) | 供应链稳定性评估 | APS系统 |
3 | 产能规划匹配度 | P | 计划产能/(需求峰值×1.2)×100% | 产能扩建决策 | 产能模型 |
4 | BOM版本生效及时率 | P | 按时生效BOM数/总BOM变更数×100% | 新品导入管控 | PLM系统 |
5 | 长周期物料覆盖度 | R | 已锁定物料项/总长周期物料项×100% | 采购策略制定 | MRP跑批结果 |
6 | 紧急订单占比 | K | 紧急订单行数/总订单行数×100% | 需求波动风险预警 | 订单管理系统 |
7 | 计划排程均衡度 | P | 1-Σ|产线日负荷-均值|/(均值×产线数) | 资源利用优化 | APS排程结果 |
8 | 模具生命周期可用率 | P | (模具总寿命-维修耗时)/总寿命×100% | 模具资产管理 | 维护记录 |
序号 | 指标名称 | 类型 | 公式/定义 | 应用场景 | 实时性 |
---|---|---|---|---|---|
9 | 工单准时开工率 | P | 按时启动工单数/总工单数×100% | 生产准备效率 | 班次统计 |
10 | 在制品周转天数 | R | Σ(在制品数量×停留时间)/完工量 | 流动效率监控 | 日更新 |
11 | 瓶颈工序利用率 | P | 瓶颈设备实际工时/计划工时×100% | 产线平衡优化 | 实时监控 |
12 | 计划执行偏差率 | R | 实际产出-计划产出|/计划产出×100% | 计划严肃性考核 | |
13 | 物料齐套率 | P | 齐套工单数/计划开工工单数×100% | 投料管控 | 工单下发前 |
14 | 换模准时完成率 | P | 按时完成换模次数/总换模次数×100% | SMED改进效果评估 | 换模结束 |
15 | 能源计划匹配度 | R | 1-|实际能耗-计划能耗|/计划能耗 | 双碳目标管理 | 日统计 |
16 | 外包计划达成率 | R | 外包商按时交付量/计划量×100% | 供应链协同效能 | 批次跟踪 |
17 | 计划数据准确率 | P | 主数据无误工单数/总工单数×100% | 数据治理水平 | 事前校验 |
18 | 关单及时率 | R | 按时关闭工单数/总完工工单数×100% | 财务结算效率 | 日清日结 |
序号 | 指标名称 | 类型 | 公式/定义 | 应用场景 | 预警机制 |
---|---|---|---|---|---|
19 | 计划异常响应时效 | P | 异常发生到行动方案时间(分钟) | 应急能力评估 | 移动端推送 |
20 | 缺料停线频次 | K | 月度缺料导致停线次数 | 供应商风险管理 | MES自动报警 |
21 | 计划变更渗透率 | R | 受影响工单数/总工单数×100% | 变更影响范围控制 | 变更触发时 |
22 | 异常工时占比 | R | 异常停机时间/总负荷时间×100% | 损失成本量化 | OEE系统 |
23 | 替代方案启用成功率 | P | 成功执行的替代方案数/总启动数×100% | 柔性制造水平 | 方案关闭后 |
24 | 客户交期沟通及时率 | S | 24小时内反馈交期变更的订单占比 | 客户满意度管理 | CRM系统 |
25 | 计划恢复周期 | R | 异常结束到恢复正常生产的时间(小时) | 系统韧性评估 | 生产日志 |
序号 | 指标名称 | 类型 | 公式/定义 | 应用场景 | 协同方 |
---|---|---|---|---|---|
26 | 跨部门计划对齐度 | S | 1-冲突会议次数/总协调会议次数 | 组织协同效率 | 生产/采购/销售 |
27 | 供应商JIT交付率 | P | 准时按量送达批次/总需求批次×100% | 精益供应链建设 | 核心供应商 |
28 | 产能共享利用率 | S | 外借产能工时/总闲置产能×100% | 共享制造推进 | 产能平台 |
29 | 计划系统集成度 | P | 自动对接系统数/总关联系统数×100% | 数字化转型成熟度 | IT架构 |
30 | 计划人员效能 | R | 有效计划工时/出勤工时×100% | 团队绩效管理 | 工时系统 |
管理层级 | 核心指标示例 | 可视化形式 |
---|---|---|
战略层 | 主计划稳定性指数(S)、需求预测准确率(P) | 趋势折线+目标线 |
战术层 | 瓶颈工序利用率(P)、缺料停线频次(K) | 实时仪表盘+热力图 |
操作层 | 换模准时完成率(P)、工单准时开工率(P) | 小时级计数器 |
📌 实施要点:
- P类指标优先:生产计划领域80%指标应为过程型(P),用于实时干预(如指标9/11/14)
- KPI联动:当需求预测准确率(P)下降时,需联动监控紧急订单占比(K)
- 行业特化:
- 离散制造:重点关注工单准时开工率(P)
- 流程工业:强化能源计划匹配度(R)
下载完整生产计划指标库 含计算公式、阈值设定、责任矩阵
基于制造业最佳实践,构建覆盖 计划制定→执行监控→资源协同→绩效评估 全流程的指标体系,每个指标标注 类型(R/P/S/K) 及关键属性:
序号 | 指标名称 | 类型 | 公式/定义 | 应用场景 | 数据来源 | 监控频率 |
---|---|---|---|---|---|---|
1 | 需求预测准确率 | P | (1-|预测量-实际量|/实际量)×100% | S&OP计划优化 | 历史销售数据 | 周 |
2 | 主计划稳定性指数 | S | 1-(计划变更次数/总版本数) | 供应链韧性评估 | APS系统 | 月 |
3 | 产能规划匹配度 | P | 计划产能/(峰值需求×1.2)×100% | 产能扩建决策 | 产能模型 | 季度 |
4 | BOM版本生效及时率 | P | 按时生效BOM数/总变更数×100% | 新品导入管控 | PLM系统 | 日 |
5 | 长周期物料锁定率 | R | 已锁定物料项/总长周期项×100% | 采购策略制定 | MRP跑批结果 | 周 |
6 | 紧急订单渗透率 | K | 紧急订单行数/总订单行数×100% | 需求波动风险预警 | 订单管理系统 | 实时 |
7 | 计划排产均衡度 | P | 1-Σ|产线负荷-均值|/(均值×产线数) | 资源利用优化 | APS排程结果 | 日 |
8 | 模具准备就绪率 | P | 就绪模具数/需求模具数×100% | 换模效率保障(注塑机厂重点) | 模具管理系统 | 班次 |
序号 | 指标名称 | 类型 | 公式/定义 | 应用场景 | 数字化工具 |
---|---|---|---|---|---|
9 | 工单准时开工率 | P | 按时启动工单数/总工单数×100% | 生产准备效率监控 | MES工单看板 |
10 | 在制品周转天数 | R | Σ(在制品数量×停留时间)/完工量 | 流动效率评估 | RFID追踪系统 |
11 | 瓶颈工序利用率 | P | 瓶颈设备实际工时/计划工时×100% | 产线平衡优化(机床厂重点) | 实时OEE仪表盘 |
12 | 计划执行偏差率 | R | |实际产出-计划产出|/计划产出×100% | 计划严肃性考核 | 生产报工系统 |
13 | 物料齐套率 | P | 齐套工单数/计划开工工单数×100% | 投料管控 | 智能货架 |
14 | 换模准时完成率 | P | 按时完成换模次数/总换模次数×100% | SMED改进效果评估 | 计时器+IoT |
15 | 能源计划匹配度 | R | 1-|实际能耗-计划能耗|/计划能耗 | 双碳目标管理 | 能源管理系统 |
16 | 外包计划达成率 | R | 外包商按时交付量/计划量×100% | 供应链协同效能 | SRM系统 |
17 | 计划数据准确率 | P | 主数据无误工单数/总工单数×100% | 数据治理水平 | ERP校验模块 |
18 | 关单及时率 | R | 按时关闭工单数/总完工工单数×100% | 财务结算效率 | 电子工单系统 |
指标名称 | 类型 | 定义 | 预警机制 | 行业应用案例 |
---|---|---|---|---|
计划异常响应时效 | P | 异常发生到行动方案的时间(min) | 移动端推送+分级响应 | 汽车厂停线救急 |
缺料停线频次 | K | 月度缺料导致停线次数 | MES自动停线报警 | 电子厂芯片短缺 |
计划变更渗透率 | R | 受影响工单数/总工单数×100% | 变更影响图谱可视化 | 医疗器械紧急订单 |
异常工时占比 | R | 异常停机时间/总负荷时间×100% | OEE系统自动归因 | 化工装置故障 |
替代方案启用成功率 | P | 成功执行替代方案数/总启动数 | AI辅助决策推荐 | 航空制造材料替代 |
客户交期沟通及时率 | S | 24h内反馈交期变更的订单占比 | CRM自动触发通知 | 快消品旺季调价 |
计划恢复周期 | R | 异常结束到恢复生产的时间(h) | 生产日志自动标记 | 钢铁厂设备抢修 |
核心指标:
管理层级 | 显示区域 | 核心指标示例 | 刷新频率 |
---|---|---|---|
战略层 | 决策驾驶舱 | 主计划稳定性指数(S)、产能匹配度(P) | 月/季度 |
战术层 | 部门级屏幕 | 计划执行偏差率(R)、瓶颈利用率(P) | 日 |
操作层 | 车间电子看板 | 工单开工率(P)、换模完成率(P) | 小时 |
状态 | 特征 | 改进方向 |
---|---|---|
优秀(>90分) | P类指标达标率≥85% | 深化AI预测(如动态排产) |
达标(70-89分) | R类指标达标但P类波动>20% | 加强过程控制(如齐套率监控) |
预警(<70分) | K类指标触发+计划变更率>30% | 重构S&OP流程 |
注:机床厂需强化 瓶颈工序利用率(P),注塑机厂优先监控 模具准备就绪率(P),离散制造关注 工单准时开工率(P)。实际应用中建议选择15-20个核心指标建立监控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