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合理低价评分法的招标项目。根据用户描述,评标规则是:取所有有效投标价与合理低价相比,最接近的三家(即有效投标价减合理低价,差的绝对值最小的三家)依次推荐为中标候选人。报价一致时抽签确定。招标人确定排名第一的为中标人。
招标限价是96万,最低报价不能低于25%,即最低报价下限为96万 × (1-25%) = 96万 × 75% = 72万。
关键点:我们需要预测“合理低价”是多少,然后使我们的报价尽可能接近这个合理低价,以争取成为差的绝对值最小的前三名,最好是第一名。
然而,用户没有直接给出合理低价的计算方法。但根据搜索到的信息,合理低价通常由招标文件规定,可能采用以下方式之一:
根据用户提供的评标规则,合理低价是一个给定的值(由招标人确定或通过某种方法计算得出),但问题中没有说明这个合理低价是如何确定的。因此,我们需要根据经验或常见做法来推测。
参考搜索内容:
由于用户的问题中没有明确合理低价的具体计算方法,我们只能假设一个典型场景:合理低价可能是根据所有有效投标报价计算得出的(在开标后计算)。因此,我们的报价策略需要基于对竞争对手报价的预测,以及合理低价计算规则来制定。
但是,用户要求我方直接给出一个报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法知道其他投标人的报价,所以只能根据经验进行估算。
通常,在合理低价法中,合理低价会低于招标控制价(96万),且高于最低报价下限(72万)。常见的情况是,合理低价可能在控制价的70%到85%之间,即67.2万到81.6万之间。但考虑到最低报价不能低于72万(即控制价的75%),那么合理低价很可能在72万以上。
另一种思路:根据历史数据,合理低价往往接近所有有效报价的平均值下浮一定比例。在没有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假设一个常见的合理低价计算方式,例如:
合理低价 = 所有有效报价的算术平均值 × 下浮系数(比如95%~98%)
但这样我们仍然需要预测其他投标人的报价。
考虑到最低报价不能低于72万,我们假设其他投标人的报价会在72万到96万之间分布。通常,竞争激烈的项目,报价会集中在75万到85万之间。
如果我们假设其他投标人的报价分布均匀,那么平均值可能在80万左右。那么合理低价可能是80万乘以一个下浮系数(例如97%),即77.6万。
因此,如果我们想成为最接近合理低价的报价,我们可以考虑报价在77.6万左右。但是,我们也要避免报得太低(因为最低限价是72万,但报得太低可能被怀疑低于成本)或太高(远离合理低价)。
然而,评标规则是“最接近”的三家,所以我们不仅要考虑合理低价,还要考虑其他投标人的报价,因为如果大家都接近合理低价,那么我们的报价必须比他们更接近。
策略建议:
但是,根据评标规则,合理低价是招标人确定的(可能是开标后计算得出),我们无法提前知道。因此,我们只能尽量使报价接近我们预测的合理低价。
参考搜索内容5:新合理低价法在开标时随机抽取一种方法计算评标基准价(即合理低价)。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剔除最高最低20%后,剩余报价的平均值A乘以随机系数K(95%~98%)。
方法二:A×Q1 + B×Q2×K2,其中B为招标控制价,Q1和K1是随机抽取的系数,K2是固定系数(不同工程类别不同)。
由于我们不知道具体项目采用哪种方法,但我们可以根据方法一进行简单预测(因为方法一更常见):
假设有n家投标人(假设n=5,典型情况),报价分别为:a1, a2, a3, a4, a5(按顺序排列)。
剔除最高20%和最低20%,即剔除最低的一个和最高的一个(因为5*20%=1),剩下中间三个报价,求平均值A。
合理低价 = A * K (K在95%~98%之间随机抽取)
假设竞争对手报价:我们预测其他四家报价可能是:74万、76万、80万、90万(注意最低不能低于72万,最高不超过96万)。那么排序后:74,76,80,90(假设我们自己的报价未定,但我们的报价也会参与排序)。如果我们自己报价为x,那么所有报价排序后,剔除最低和最高,剩下三个(76,80,x,但x的位置不确定)。
这个模拟比较复杂,而且我们不知道竞争对手的报价。因此,我们只能采用一个相对保守的报价,即预计合理低价会在75-80万之间。
建议:为了最大概率地接近合理低价,我们可以选择在75万到80万之间选择一个中间偏下的值,比如76.5万(因为合理低价可能是下浮后的值,所以实际合理低价可能比平均值低一些,所以我们报价也要偏低一点)。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如果合理低价计算中包含了招标控制价(如方法二),那么合理低价可能会更高一些(因为控制价96万是较高的)。所以,我们也可以考虑报一个稍高一点的价格,比如78万。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给出一个折中建议:报价76.8万(取768000元)。这个价格在72万以上,且处于我们预测的合理低价区间(75-80万)内。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评标规则中,差的绝对值最小的三家依次推荐。如果我们报76.8万,而合理低价是77万,那么差值为0.2万;如果合理低价是76万,差值为0.8万。这个差值相对较小。同时,这个报价不会太低,避免被质疑低于成本。
最终建议:报价76.8万元。
注意:实际投标中,我们应尽可能获取更多信息(如招标文件中关于合理低价的具体计算方法,以及竞争对手的可能报价),以便更精确地报价。如果没有这些信息,则只能根据经验估算。
另外,根据搜索内容1,评标时还会审查不可竞争费用、不平衡报价等,所以我们的报价必须合理,不能有不平衡报价的情况。
根据招标规则(合理低价评分法)和限价条件(96万,最低报价≥限价×75%=72万),结合合理低价法的核心原则1,报价策略如下:
评标规则核心
合理低价(基准价)由招标人确定,中标候选人为有效报价与合理低价差值绝对值最小的前三家5。需使报价尽可能接近合理低价。
合理低价预测
竞争对手预判
多数投标人会报低价竞争,但需规避恶性低价(低于成本)风险2。次低价可能落在 74万~78万。
目标区间:
综合合理低价预测和竞争态势,推荐报价 76.8万(限价80%),原因:
竞争优化:
风险控制:
操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