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第218期内参核心要点解析
2025/07/13·StepFun can make mistakes, check important info.
pdf
第218期内参 20250713(每周机构会谈).pdf
整理下文详细要点
Reason
附件解析
思考过程

我们有一个用户上传的PDF文件,内容是第218期内参“每周机构会谈”的摘要和正文。用户要求整理详细要点。
文件标题是“第218期内参 20250713(每周机构会谈).pdf”,内容主要包含多位基金经理对当前市场和投资机会的分析。

根据内容,我们可以将要点按每个星号标题进行整理。注意:原文有免责声明和推广内容,我们只提取投资观点部分。

整理结构:

  1. 每个星号标题作为一个主题
  2. 每个主题下提炼关键观点和论据

具体要点:

一、反内卷或加速经济触底,密切关注两个反转信号
- 反内卷政策可能加速PPI和CPI触底,若PPI由负转正,将利好中游制造业(化工、建材、轻工、纺织服装、机械等)。
- 市场风格可能从通缩格局(高股息、小微盘主题投资)转向通胀格局。
- 观察两个信号:四季度房价最后一跌、输入性通胀(海外基本金属、煤炭、油价上行)。
- 若经济转好信号出现,则关注底部的中游行业龙头公司(位置低、机构持仓少,反弹空间大);否则市场继续当前格局(银行、微盘、景气赛道轮动)。

二、银行板块已失去防御价值
- 银行板块近期大跌,已失去防御价值,仅存博弈价值。
- 增量资金(保险资金、公募资金)推动银行估值修复至PB=1(目前整体PB不超过0.8倍)。
- 风险迹象:质地差的银行涨得多;只看PB不看资产风险;对标龙头和跨市场比较(如中证银行与纳斯达克对比)导致波动。
- 市场主流资金关注点:银行PB何时达到1。

三、反内卷扩散,汽车/光伏/建材或率先突围
- 反内卷政策从光伏、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扩散至中游制造业。
- 汽车:产能结构性过剩(新能源车企产能利用率高,传统燃油车企低)。新能源车企估值消化后中性,关注新车型推出(如理想);传统车企关注整合(华晨宝马、上汽、长安)。
- 光伏:关注硅料收储(传闻前六家企业联合收购硅料以控制产能,但资金困难),若成功则行业反转概率大。
- 建材:水泥产能利用率50%,但运输半径导致局部不过剩,反内卷可能推动行业反转。
- 天然气:基本面接近拐点,可能受益。

四、关税扰动难改铜价长牛
- 美国关税政策是短期扰动,不改铜价长牛。
- 美国国内铜需求约400万吨/年,自主可控难以满足需求,高关税可能导致缺铜。
- 供给端新增少,需求端全球制造业触底转好,长期看好铜板块。

五、稀土涨价逻辑坚实,但须警惕供给过剩
- 短期看多稀土(受益于中欧关系走差)。
- 重点公司:中国稀土(空间600亿)、北方稀土(空间1500亿)。
- 风险:若加征关税导致出口受限,国内可能出现供给过剩,涨价逻辑下股价风险加大。

六、国产算力反攻!下半年三大催化落地
- 下半年TMT催化多:国产大模型发布、大厂资本开支增加、政策支持。
- 海外链(如光模块)业绩好但股价高,国内算力位置偏低,关注国产AI产业链。

七、超万亿消费刺激将至?
- 央行顾问黄益平提议刺激计划,但话语权不高,仅为提议,不能视为政策即将出台。

八、技术为王!BC技术助光伏突围
- 光伏产能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40%-60%),技术突破是关键。
- BC电池技术:光电转化效率超29%(高于其他N型路线),产业认可度高。

九、港股新消费闪崩,高估值挤泡沫进行时
- 新消费(如港股老铺黄金、卫龙)因高估值闪崩,属正常回调。
- 回调后仍值得关注,因传统消费起色不大,资金仍偏好新消费。

十、景气度提升叠加拔估值,博彩业迎来戴维斯双击
- 澳门博彩业景气度恢复(6月收入恢复至疫情前90%),估值提升(从低于8倍升至合理水平)。
- 原因:政策放宽、游客结构优化、港股美股向好带动。
- 类似逻辑:游戏行业(景气度好,供给创新,估值容忍度提高)。

十一、地产政策博弈:会前买、会后卖
- 市场传闻城市工作会议(小作文),但预计无大政策出台。
- 地产板块低配,活跃资金博弈政策(港股地产已涨,A股需催化)。
- 宏观观点:不会有大政策(高层逐步放政策,不养懒汉)。
- 关注点:四中全会人事变动(解读偏利好)。
- 策略:开会前博弈政策(因预期一致悲观,有政策空间),但落地不及预期则卖出。

此外,文件末尾有免责声明和推广知识星球的内容,我们不需要整理。

注意:所有观点均为内参中基金经理的观点,不代表我们自己的投资建议。

整理完毕,按顺序列出即可。

以下是《第218期内参》的详细要点整理,按主题分类呈现核心观点:


一、宏观与市场整体

  1. 反内卷加速经济触底

    • 反内卷政策或推动PPI/CPI年内触底,PPI转正将利好长期低迷的中游制造业(化工、建材、轻工、机械等)。
    • 关键信号:四季度房价最后一跌 + 输入性通胀(海外金属/煤炭/油价上行)。
    • 风格切换:若通缩转通胀,市场或从高股息/小微盘主题转向底部中游行业;反之延续当前轮动格局。
  2. 银行板块防御价值消失

    • 增量资金(保险、公募)推动PB修复至0.8倍,但已转为纯博弈板块。
    • 风险信号:质地差的银行涨幅更大、盲目对标龙头/跨市场比较(如中证银行vs纳斯达克)。
    • 策略:PB接近1倍时需警惕泡沫风险。

二、行业投资机会

1. 反内卷受益方向

  • 汽车
    • 结构性产能过剩(新能源车企利用率100%,燃油车企偏低)。
    • 新能源车企估值消化后趋中性,关注新车型催化(如理想);传统车企聚焦整合(华晨宝马、上汽、长安)。
  • 光伏
    • 头部企业或联合收储硅料(控制源头产能),若成功将扭转过剩格局。
    • 技术突破:BC电池量产效率超29%(优于N型路线),是突围关键。
  • 建材/水泥
    • 产能利用率50%,但区域供需差异大,政策引导下或快速反弹。
  • 天然气:基本面接近拐点,同步受益反内卷。

2. 资源品

  • 铜价长逻辑不变
    • 美国关税仅为短期扰动,中长期供给紧缺(新增产能少)+全球制造业复苏支撑价格。
  • 稀土短期看涨但需谨慎
    • 中欧关系紧张推升涨价预期(中国稀土/北方稀土空间显著),但关税若导致出口受限,国内或供给过剩。

3. 科技与消费

  • 国产算力反攻
    • 下半年三大催化:国产大模型落地、大厂资本开支增加、政策支持。
    • 海外链(如光模块)估值已高,国产算力位置更低。
  • 新消费估值挤泡沫
    • 港股新消费(如卫龙、老铺黄金)闪崩主因高估值(PE超30倍),回调后仍具长期价值。
  • 博彩业戴维斯双击
    • 澳门博彩收入恢复至疫前90%(政策放宽+游客结构优化),估值从8倍修复,持续性较强。

4. 其他

  • 地产政策博弈
    • "会前买、会后卖":政策预期(如棚改货币化)或短期催化,但落地难及预期(资金链断裂风险)。
    • 核心矛盾:房价压力倒逼政策,但高层倾向渐进式调整。

三、风险提示

  1. 稀土/光伏:涨价逻辑受供给过剩威胁(稀土国内过剩风险、光伏收储资金难题)。
  2. 银行/新消费:高估值板块(银行PB接近1倍、消费PE超30倍)波动加剧。
  3. 地产:政策博弈风险高,需警惕四中全会后预期落空。

四、其他观点

  • 消费刺激计划:央行顾问黄益平提议超万亿刺激,但话语权有限,落地概率低。
  • TMT赛道:海外AI景气度高,但国产链机会更大(估值低位+政策催化)。

注:以上观点均来自机构会谈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