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一个用户上传的PDF文件,内容是第218期内参“每周机构会谈”的摘要和正文。用户要求整理详细要点。
文件标题是“第218期内参 20250713(每周机构会谈).pdf”,内容主要包含多位基金经理对当前市场和投资机会的分析。
根据内容,我们可以将要点按每个星号标题进行整理。注意:原文有免责声明和推广内容,我们只提取投资观点部分。
整理结构:
具体要点:
一、反内卷或加速经济触底,密切关注两个反转信号
- 反内卷政策可能加速PPI和CPI触底,若PPI由负转正,将利好中游制造业(化工、建材、轻工、纺织服装、机械等)。
- 市场风格可能从通缩格局(高股息、小微盘主题投资)转向通胀格局。
- 观察两个信号:四季度房价最后一跌、输入性通胀(海外基本金属、煤炭、油价上行)。
- 若经济转好信号出现,则关注底部的中游行业龙头公司(位置低、机构持仓少,反弹空间大);否则市场继续当前格局(银行、微盘、景气赛道轮动)。
二、银行板块已失去防御价值
- 银行板块近期大跌,已失去防御价值,仅存博弈价值。
- 增量资金(保险资金、公募资金)推动银行估值修复至PB=1(目前整体PB不超过0.8倍)。
- 风险迹象:质地差的银行涨得多;只看PB不看资产风险;对标龙头和跨市场比较(如中证银行与纳斯达克对比)导致波动。
- 市场主流资金关注点:银行PB何时达到1。
三、反内卷扩散,汽车/光伏/建材或率先突围
- 反内卷政策从光伏、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扩散至中游制造业。
- 汽车:产能结构性过剩(新能源车企产能利用率高,传统燃油车企低)。新能源车企估值消化后中性,关注新车型推出(如理想);传统车企关注整合(华晨宝马、上汽、长安)。
- 光伏:关注硅料收储(传闻前六家企业联合收购硅料以控制产能,但资金困难),若成功则行业反转概率大。
- 建材:水泥产能利用率50%,但运输半径导致局部不过剩,反内卷可能推动行业反转。
- 天然气:基本面接近拐点,可能受益。
四、关税扰动难改铜价长牛
- 美国关税政策是短期扰动,不改铜价长牛。
- 美国国内铜需求约400万吨/年,自主可控难以满足需求,高关税可能导致缺铜。
- 供给端新增少,需求端全球制造业触底转好,长期看好铜板块。
五、稀土涨价逻辑坚实,但须警惕供给过剩
- 短期看多稀土(受益于中欧关系走差)。
- 重点公司:中国稀土(空间600亿)、北方稀土(空间1500亿)。
- 风险:若加征关税导致出口受限,国内可能出现供给过剩,涨价逻辑下股价风险加大。
六、国产算力反攻!下半年三大催化落地
- 下半年TMT催化多:国产大模型发布、大厂资本开支增加、政策支持。
- 海外链(如光模块)业绩好但股价高,国内算力位置偏低,关注国产AI产业链。
七、超万亿消费刺激将至?
- 央行顾问黄益平提议刺激计划,但话语权不高,仅为提议,不能视为政策即将出台。
八、技术为王!BC技术助光伏突围
- 光伏产能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40%-60%),技术突破是关键。
- BC电池技术:光电转化效率超29%(高于其他N型路线),产业认可度高。
九、港股新消费闪崩,高估值挤泡沫进行时
- 新消费(如港股老铺黄金、卫龙)因高估值闪崩,属正常回调。
- 回调后仍值得关注,因传统消费起色不大,资金仍偏好新消费。
十、景气度提升叠加拔估值,博彩业迎来戴维斯双击
- 澳门博彩业景气度恢复(6月收入恢复至疫情前90%),估值提升(从低于8倍升至合理水平)。
- 原因:政策放宽、游客结构优化、港股美股向好带动。
- 类似逻辑:游戏行业(景气度好,供给创新,估值容忍度提高)。
十一、地产政策博弈:会前买、会后卖
- 市场传闻城市工作会议(小作文),但预计无大政策出台。
- 地产板块低配,活跃资金博弈政策(港股地产已涨,A股需催化)。
- 宏观观点:不会有大政策(高层逐步放政策,不养懒汉)。
- 关注点:四中全会人事变动(解读偏利好)。
- 策略:开会前博弈政策(因预期一致悲观,有政策空间),但落地不及预期则卖出。
此外,文件末尾有免责声明和推广知识星球的内容,我们不需要整理。
注意:所有观点均为内参中基金经理的观点,不代表我们自己的投资建议。
整理完毕,按顺序列出即可。
以下是《第218期内参》的详细要点整理,按主题分类呈现核心观点:
反内卷加速经济触底
银行板块防御价值消失
注:以上观点均来自机构会谈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