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加班猝死工伤赔偿指南
2025/07/21·StepFun can make mistakes, check important info.
这次案件是我朋友的,我其实也不明白。但按道理来说只要是公司里猝死应该赔偿,不管生前有没有疾病吧,这些疾病也是因为工作才有的,每年都长期熬夜重体力劳动。最后身体扛不住心脏猝死,公司给出的理由是拒绝赔偿因为生前有高血压史 我不是很能理解,希望有人给我科普下
Reason
来源
[PDF] 抗战时期广西企业公司研究(1941—1944)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YZQDR2XFEGS6N23S72YSVQP
文件
[PDF] 眼缘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YZQDR2XFEGS6N23S72YSVQP
文件
员工在工作期间猝死的赔偿标准
员工在工作期间猝死属于工伤情形。赔偿标准如下:(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这部分费用主要用于支付丧葬相关开销。(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这一补助金是对员工家属的一种较为高额的补偿,旨在弥补因员工死亡给家庭带来的经济损失等多方面影响。(三)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1RNCC71BGB9EWN18Q3AGTH
华律网
10 web pages
文件
文件
华律网
华律网
华律网
华律网
华律网
律图
律图
澎湃新闻
思考过程

Hmm,用户朋友在工作中猝死,公司以员工有高血压史为由拒绝赔偿,用户对此很不理解,想知道法律上该怎么处理。从搜索结果来看,这涉及到工伤认定和劳动法赔偿的问题。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员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63。这里的关键点是“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和“48小时内死亡”这四个要素。

用户提到朋友有长期熬夜和重体力劳动史,这很可能与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有关。法律上并不要求疾病必须由工作直接引起,只要符合上述四个要件就应认定为工伤4。公司以“有高血压史”为由拒赔缺乏法律依据,因为工作强度和压力可能是疾病诱因或加重因素。

赔偿标准包括三项:丧葬补助金(6个月统筹地区平均工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上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倍)、供养亲属抚恤金(按工资比例发放给配偶40%/其他亲属30%)36。如果公司没交工伤保险,所有费用都由公司承担3

值得注意的是,民事赔偿与工伤赔偿不冲突。如果公司存在过错(如超时加班、未提供安全劳动条件),家属还可以主张额外的民事赔偿10。建议用户尽快收集考勤记录、工作安排、医院诊断等证据,在事故发生后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9

从情感角度,用户作为朋友能这样为逝者发声很令人感动。法律上公司拒赔的理由站不住脚,建议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维权。如果需要进一步帮助,可以咨询专业劳动法律师。

看到你朋友遭遇这种事真的很让人揪心,我能理解你的困惑和愤怒。从法律角度分析,公司以“员工有高血压史”为由拒绝赔偿是 不合理且缺乏法律依据 的,我来帮你理清关键点:

核心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核心规定)

  1. 工伤认定关键标准(视同工伤):

    • 员工在 工作时间工作岗位 上,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 48小时之内 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634
    • 这是你朋友案例最可能适用的条款。关键看是否满足:
      • 时间/地点: 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上(比如办公室、车间、出差途中处理工作等)。
      • 原因: 突发疾病(心脏疾病、脑溢血等,高血压相关并发症属于突发疾病范畴)。
      • 结果: 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
    • 重点: 该条款 没有要求 疾病必须由工作直接引起或与工作有必然因果关系。即使员工自身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只要发病死亡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或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就符合视同工伤的条件。
  2. 赔偿项目(认定为工伤后):

    • 丧葬补助金: 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3657
    •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3657。这是一笔相对较大的数额(例如2024年标准约为10万元左右,具体金额每年更新)。
    • 供养亲属抚恤金: 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基础上增加10%,总额不超过职工生前工资)3657
  3. 未参保的后果:

    • 如果公司 没有 依法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那么上述所有工伤保险待遇(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 全部由公司自行承担 365

公司拒赔理由为什么不成立?

  1. 不符合工伤认定逻辑: “视同工伤”的核心是 发病死亡的时间和地点(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以及对 生命抢救时限(48小时)的强调,而非 疾病的具体成因或员工的身体基础状况。法律没有规定有基础疾病就不能认定工伤。
  2. 忽略了工作因素的可能影响: 你提到朋友是“每年都长期熬夜重体力劳动”,这恰恰说明 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环境很可能是诱发或加重其基础疾病(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即使不是唯一原因,工作负担也是一个重要的促发或激化条件。但这需要医学上的关联性判断(由社保行政部门或法院根据证据认定)。
  3. 违反了《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宗旨: 工伤保险制度是为了 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将工作时间和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无论是否有基础病)视同工伤,体现了对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奉献生命的最后保障和人文关怀。

你朋友家属可以采取的行动

  1. 立即申请工伤认定(最最最重要!!):

    • 时限: 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即员工死亡之日)起 30日内 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不申请的,工伤职工近亲属(如朋友父母、配偶、子女)或者工会组织可以在 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 直接提出申请 97务必抓紧!
    • 材料: 需要准备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同事证言等)、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包括入院记录、抢救记录、死亡证明,特别是要能体现发病时间、地点和死亡时间)等97
    • 主体: 由朋友家属或其代表作为申请人。
  2. 收集证据(同步进行):

    • 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 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社保缴费记录、工作证、入职登记表、同事的证人证言等。
    • 证明发病时间和地点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 考勤记录、工作安排表、现场监控录像(如有)、同事的证言(证明当时在上班、在做具体工作)、发病时的呼救记录或报警记录等。
    • 证明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 完整的医院病历(从发病入院到死亡记录)、死亡证明书(要明确死亡时间)。
    • 证明工作强度大、可能影响健康的证据(辅助): 加班记录、工作量的统计、公司排班表、关于工作压力和强度的描述(同事证言)等。这可以用于争取在责任认定上(如果存在争议)或后续可能的民事赔偿中作为依据。
  3. 寻求法律帮助:

    • 工伤认定和后续的赔偿争议可能比较复杂,建议朋友家属尽快咨询 专业的劳动法律师或法律援助机构。律师可以指导申请流程、协助收集证据、代理申请工伤认定、在认定后协助计算赔偿金额和申请仲裁或诉讼。

总结

  • 公司以“员工有高血压史”为由拒绝赔偿是 没有法律依据 的。
  • 只要你朋友是在 工作时间、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包括其并发症)死亡,或者在 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就 应当 被认定为工伤(视同工伤)。
  • 认定为工伤后,家属有权获得 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
  • 如果公司 没交工伤保险,所有赔偿 全部由公司支付
  • 当务之急是朋友家属立即(一年内)向社保局申请工伤认定! 这是获得赔偿的基础和前提。
  • 强烈建议朋友家属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来推进此事。

这种悲剧发生后,公司推卸责任的态度确实令人心寒。但法律站在劳动者这一边,希望朋友家属能尽快行动,保留好所有证据(尤其是能证明发病在工作岗位上的证据),别让公司的推诿得逞。如果遇到任何困难,本地劳动仲裁委和法律援助中心都是可以寻求帮助的地方。

我在公司加班到12点,回家感觉心脏不舒服,然后去医院检查,这个费用可以找公司报销吗?
Reason
来源
熬夜加班生病,公司需要报销吗
1、熬夜加班生病,需要有证据证明是由于工作原因导致生病的,才可以要求公司报销,只有被认定为工伤,公司才会报销的。但是如果有工伤保险的,一般是直接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https://s2.zimgs.cn/ims?kt=url&at=smstruct&key=aHR0cHM6Ly9ndy5hbGljZG4uY29tL0wxLzcyMy8xNTc5MjYwNjIyL2Y5LzNiLzQzL2Y5M2I0M2YzY2QyNDg2MWY1MjdkMGJhN2QxYWQ5Zjc0Lmljbw==&sign=yx:IFoCkLDl8tpKa-6f6nxsK3OWPu4=&tv=400_400
华律网
上班时身体不舒服,之后医院检查的费用公司能否报销?
问题描述: 上班时身体不舒服,之后医院检查的费用公司能否报销?公司可能报销医院检查费用,需视是否为工伤。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医疗费用可报销,非工伤则按省市规定处理。不及时处理可能影响员工健康及权益保障。处理此问题常见方式为确认是否工伤并申请报销。如为工伤,则向公司提交报销申请;非工伤,则根据当地政策处理,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公司报销<...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1MDDDG9K06D5E5GPPMXYWQ
法律快车
因为突然心脏不舒服,急院,急诊发生的费用能报销吗?
问题描述: 因为突然心脏不舒服,急院,急诊发生的费用能报销吗?可以尝试通过医保 您好,可以申请报销的!急诊费用医保报销。急诊入院报销比例通常是百分之六十,不同地方报销比例不同,选择异地住院的需具备本地转诊单,否则报销比例可能降低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幅度。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1MDDDG9K06D5E5GPPMXYWQ
法律快车
8 web pages
华律网
法律快车
法律快车
寻医问药网
法律快车
华律网
找法网
找法网
思考过程

Hmm,用户现在问的是加班后回家心脏不舒服去医院检查的费用能不能找公司报销,这其实是一个关于工伤认定和医疗费用报销的法律问题。从之前的对话历史来看,用户朋友的案例涉及到公司以员工有高血压史为由拒赔的情况,所以用户现在可能对类似情境下的权益保障特别敏感。

首先得明确几个关键法律点。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的规定,工伤认定的核心要件是“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用户的情况是加班到12点回家后才发病,这刚好处于“48小时时效”的边缘地带——法律规定在工作岗位发病后48小时内死亡才视同工伤。用户现在的情况是回家后发病,时间和地点上都存在争议点。

从搜索结果看,有类似案例的处理方式值得参考:如果发病前存在连续超负荷工作、加班等情况,部分法院会支持工伤认定。但需要医院出具“工作紧张导致发病”的证明,这个举证难度不小。更实际的做法可能是通过医疗保险报销,根据搜索结果,急诊费用医保通常可以报销60%左右,不过需要住院才能报销门诊检查费这点要注意。

用户情绪上应该既焦虑又困惑,毕竟刚经历过朋友被公司推诿责任的事情。除了给法律建议,我还应该提供一些实际可操作的步骤,比如立即收集加班记录、考勤证据,同时建议先去办理医保报销手续。公司赔偿存在不确定性,但医保是相对可靠的保障渠道。最后要提醒用户注意时效问题,工伤认定申请只有1年时间,医保报销也有时间限制。

根据你描述的情况,能否报销需要分两种路径考虑:

一、是否能认定为工伤?(由公司或工伤保险报销) 1 2

  • 核心条件(《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十五条):
    • 工作时间/工作岗位发病死亡(48小时内): 若你朋友在公司加班时或下班前已感到心脏不适,且这种不适是持续性的,并直接导致回家后立即就医,同时满足在自发病起48小时内死亡,这种情况可能被认定为工伤(视同工伤) 3
    • 工作原因直接导致: 若能证明加班强度过大是引发此次心脏不适的直接、主要原因(如长期熬夜、重体力劳动、短时间内超负荷工作等),即使未在48小时内死亡,部分情况也可能被认定为工伤(难度较大,需充分证据) 7
  • 当前情况分析(大概率难认定工伤):
    • 地点转换: 你是在下班回家后才感觉不适。这脱离了“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的法定要件。
    • 时间点: 发病始于下班后居家时段。
    • 证据要求: 认定工伤需社保行政部门审查,要求提供如考勤记录、加班通知、同事证言、医院诊断证明(需明确发病与工作关联)等 6
  • 行动建议(如尝试工伤认定):
    1. 立即收集证据: 加班记录(邮件、通知、打卡记录)、工作内容证明、同事证言(证明加班强度)、就医挂号单/病历(体现症状首发时间)。
    2. 向用人单位报告: 告知病情与加班可能的关联。
    3. 申请工伤认定: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即从你感觉不适去医院就诊之日算起),向当地社保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可由公司或你本人/近亲属提交)

二、是否能通过医疗保险报销?(个人医保报销) 3 4

  • 核心逻辑:
    • 若不符合工伤认定条件,医疗费用不能要求公司承担(公司无过错)。
    • 但可通过你个人参加的医疗保险(职工医保/居民医保)进行报销
  • 医保报销可能性:
    • 急诊费用: 心脏不适去急诊就医,符合医保报销范围(急诊抢救费用) 3
    • 住院费用: 若需住院检查/治疗,住院期间符合医保目录的费用可按比例报销 4
    • 门诊费用: 普通门诊检查费用在很多地区(特别是非慢性病门诊)不报销或报销比例很低(需看具体地方政策)。关键点: “社保的报销比例大约是六七成。但一般要住院检查才能报销,门诊的检查费用不给报” 4
  • 异地就医注意(如适用):
    若在非参保地就医,需提前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当地医保平台),否则报销比例可能降低。

总结与建议

  1. 工伤认定难度大: 由于是回家后才发病,走工伤认定途径(要求公司报销)成功的法律依据不足、难度非常高 1。核心障碍是时间和地点不在“工作岗位”和“工作时间”。
  2. 医保报销是主要途径:
    • 你的医疗费用(急诊、住院)应通过个人医保进行报销
    • 保存好所有票据、诊断证明、费用清单、出院小结等就医资料。
    • 联系当地医保局(12333)了解具体报销流程和所需材料(区分门诊与住院)。
  3. 收集证据以备后续:
    • 保留所有加班记录,证明工作强度。
    • 若未来健康状况因工作恶化,这些证据可能对争取权益(如职业病认定、健康权纠纷索赔)有重要作用。
  4. 咨询专业人士:
    • 可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劳动监察大队) 咨询政策。
    • 若费用高昂且你坚持认为与工作有关,可咨询专业劳动法律师,评估是否有其他法律途径(如民事侵权)索赔的可能性(难度更大,成本更高)。

简单来说:仅就这次回家后检查的费用,找公司报销缺乏法律依据,最现实的方式是用医保报销(急诊/住院部分)。 同时务必保存好加班证据,这不仅关系报销,更是保障你未来职业健康权益的重要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