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英伟达H20芯片安全事件深度分析
2025/08/04·StepFun can make mistakes, check important info.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英伟达公司, 以此为背景写一个相关安全技术报告, 主旨是“从历史案例对比推测分析英伟达H20事件” 主要汇总相关的安全技术的知识大科普,和经典历史案例剖析。报告全面、可读性强,适合安全行业人员阅读 安全指网络安全、攻防安全,而不是啥供应链安全,数据合规啥的
Sources

为了更好地完成您的安全技术报告,我需要了解几个关键信息:

  1. 您希望报告中重点分析哪些类型的历史安全案例?例如:硬件后门植入、远程控制漏洞、芯片级监控技术等。

  2. 报告的技术深度应该达到什么水平?是偏向基础科普,还是需要包含详细的技术原理分析?

  3. 您是否希望报告中包含对可能的防御措施或解决方案的建议?

对对对;包含技术原理分析;可以

好的,收到您的任务。

针对“从历史案例对比推测分析英伟达H20事件”这一主旨,我将为您构建一份面向安全行业人员的深度技术报告。报告将聚焦于网络安全与攻防技术,深入剖析硬件后门、远程控制等核心技术,并通过历史案例对比,对H20事件进行推测性分析。

以下是本次研究的总体计划框架。该计划旨在确保最终产出的报告逻辑清晰、内容全面、论证扎实且图文并茂。

Research plan

研究报告构建计划:英伟达H20事件的安全技术分析

第一阶段:事件背景与核心问题界定 (报告引言)

  1. 梳理事件脉络:首先,将基于现有新闻资料,提炼并概述“国家网信办约谈英伟达”事件的关键信息,包括时间、涉及方、核心关切点(H20芯片的“追踪定位”与“远程关闭”风险),以及事件发生的宏观背景(如美国出口管制政策)。
  2. 定义核心技术议题:明确报告将要深入探讨的核心技术问题,即现代高性能芯片中植入硬件后门、实现远程控制与追踪的技术可行性与潜在攻击模式。这将为后续的技术科普和案例分析设定焦点。

第二阶段:核心安全技术深度科普 (报告技术原理章节)

  1. 硬件后门技术解析:系统性地研究和阐述硬件后门(Hardware Trojan)的原理。将探究其不同类型(如功能篡改型、信息泄露型)、植入阶段(设计、制造、封测)以及触发机制(如特定时间、特定指令)。
  2. 远程控制与失效技术解析:研究在芯片或固件层面实现“远程关闭”(Kill Switch)或功能降级的技术路径。将分析其可能依赖的通信信道、指令验证机制以及在复杂SoC(片上系统)中的实现方式。
  3. 追踪定位技术可行性分析:探讨通过芯片本身实现物理或网络追踪的技术可能性。分析可能的技术手段,例如利用唯一硬件ID、网络堆栈指纹或通过旁道信息泄露等方式进行追踪。
  4. 信息可视化:将上述复杂技术原理,通过创建流程图或功能模块图的方式进行可视化呈现,例如“硬件后门植入与触发流程图”,以增强报告的可读性。
  • 关键信息源
    • 学术数据库:IEEE Xplore, ACM Digital Library
    • 顶级安全会议论文库:USENIX Security, Black Hat, DEF CON
    • 权威技术标准与指南:NIST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相关出版物

第三阶段:经典历史案例剖析 (报告案例分析章节)

  1. 案例筛选与研究:搜寻并筛选与本次事件具有可比性的、已公开的硬件/固件层面的安全事件或漏洞研究。重点关注涉及底层控制、信息泄露或被质疑存在“后门”的经典案例。
  2. 案例深度剖析:对每个选定的案例,从技术实现、攻击/利用方式、造成的影响及最终如何被发现等维度进行详细剖析。
  3. 创建对比分析矩阵:设计一个对比表格,将不同历史案例与此次H20事件的传闻进行横向比较。比较维度可包括:攻击目标、技术手段、隐蔽性、地缘政治背景等,以揭示其共性与差异。
  • 关键信息源
    • 知名安全研究团队的公开报告与博客
    • 权威科技媒体的深度调查报道 (如 WIRED, Ars Technica)
    • 公开的漏洞数据库 (CVE) 及相关分析文章

第四阶段:H20事件的推测性分析与展望 (报告核心分析章节)

  1. 技术可行性评估:结合第二阶段的技术原理和第三阶段的历史案例,综合评估在H20这类高性能AI芯片中实现“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功能的技术可行性、实现难度与潜在痕迹。
  2. 多角度情景推演:基于现有信息,从纯技术攻击、供应链胁迫、国家指令等不同角度,对H20芯片潜在风险的可能来源和实现方式进行逻辑推演。
  3. 防御与检测策略探讨:面向安全从业者,提出针对此类硬件级别安全威胁的潜在检测思路与防御建议,例如旁道分析、固件逆向工程、逻辑功能测试、运行时异常行为监控等。

第五阶段:整合与报告生成 (最终产出)

  1. 构建报告框架:将以上各阶段的研究成果,整合成一份结构完整、逻辑严谨的研究报告。报告将包含引言、技术原理、案例分析、推测与展望、防御建议以及结论等章节。
  2. 图文并茂:在报告中穿插第二、三阶段制作的图表,确保报告的专业性与可读性。
  3. 最终交付:生成最终的完整报告。
Start research

Deep Research

现在,让我开始收集相关信息。

搜索

Search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英伟达公司 H20芯片 2024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7月3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约谈英伟达公司,引发全球科技行业高度关注。此次约谈源于英伟达H20算力芯片被曝存在严重安全问题,涉及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多重风险124。 # 安全问题引发监管介入
金融界
金融界
7月3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英伟达公司进行约谈。此次约谈源于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近期,英伟达H20算力芯片的安全问题引发关注。美国议员此前曾呼吁,要求美国出口的先进芯片必须配
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
网信中国方面表示,为维护中国用户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有关规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25年7月31日约谈了英伟达公司,要求英伟达公司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H20,是英伟达为应对美国监管要求而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
搜狐网
搜狐网
7月3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网信办”)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正式约谈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公司,要求其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存在的“漏洞后门安全风险”作出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此次约谈距英伟达宣布恢复H20芯片对华供应仅16天,标志着中...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中央网信办官方信息发布平台“网信中国”发布公告,表示...为维护中国用户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有关规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25年7月31日约谈了英伟达公司,要求英伟达公司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2023年,英伟达为了适应美国政府对尖端人工智能芯片
新浪网
新浪网
为维护中国用户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有关规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25年7月31日约谈了英伟达公司,要求英伟达公司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相关新闻: “中国市场需求强劲,英伟达向台积电追单30万块H20芯片”(...
新浪财经_手机新浪网
新浪财经_手机新浪网
为维护中国用户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有关规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25年7月31日约谈了英伟达公司,要求英伟达公司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7月31日下午,据澎湃新闻,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法新社记者提问,中国国家网信办
cac.gov.cn
cac.gov.cn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约谈英伟达公司 聚焦摆拍、编造、仿冒、低俗、炒作等突出问题“清朗”专项行动严处一批短视频账号 网信部门大力整治假冒仿冒“自媒体”账号“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公开曝光一批典型案例 中央网信办深入开展“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第一阶段工作 关于开展“清朗·成都世运会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 关...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3BPEKWXGA56VJG8DAZBV5D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20DGKARJJREBQAMJMM89KD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3RHMS4BXA0HNBBBB0VYNQT
View all 16 sources

我看到了关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英伟达公司的新闻报道。让我继续搜索更多关于硬件后门、远程控制技术以及历史案例的信息,以便为报告提供全面的技术背景。

搜索

Search

芯片硬件后门技术原理 远程控制 追踪定位 历史案例
文件
文件
[PDF] 基于旁路分析的集成电路芯片硬件木马检测
文件
文件
[PDF] 芯片的安全脆弱点分析与硬件木马的防护
secrss.com
secrss.com
硬件后门的基本构成与技术原理 硬件后门(Hardware Backdoor)是一种被故意植入到硬件设备中的恶意电路或代码,它允许攻击者绕过正常的安全机制,获取对设备的未授权访问。从技术角度看,硬件后门通常由两个核心部分组成:触发机制(Trigger)和载荷(Payload)。触发机制分类 硬件后门的触发机制主要分为三类: 组合逻辑触发:需要特定的输入组合才能激活后门。这种触发机制通常设计为在正常操作中几乎不可能出现的输...
mparticle.uc.cn
mparticle.uc.cn
英伟达声明否认芯片存在“后门”,但回避了是否预留硬件级追踪或远程控制接口的问题 若配合美方立法需求,可能失去中国市场;若完全去除相关功能,则违反美国法律。CEO黄仁勋坦言:“无论有没有美国芯片,中国的AI都会不断发展”,暗示企业无力调和制度冲突 三、产业与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 国产替代加速 A股寒武纪单日涨幅超7%,华为昇腾市占率从5%飙升至23%(2025年),360等企业已全面转用国产芯片<...
eet-china.com
eet-china.com
在数字化与全球化交织的新变局下,技术后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新战场。从芯片设计到设备使用,从个人防护到国家战略,唯有构建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与全民参与的防御网络,方能筑牢“隐形战线”的防火墙。 7月21日
eet-china.com
eet-china.com
从官方表态来看,**无论是国外芯片,还是操作系统,都存在漏洞、后门等安全风险。** 今日,央视报道称,**近日,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问题。此前,美议员呼吁要求美出口的先进芯片必须配备“
维科号
维科号
然而,随着《芯片安全法案》在美国国会推进,以及技术专家透露英伟达芯片已具备远程控制能力,我国监管部门基于相关法律启动约谈程序。这一举措不仅影响英伟达在华业务走向,更反映出中美在AI芯片领域的复杂博弈局面。7月31日深夜,英伟达向第一财经回应称:“网络安全对我们至关重要。NVIDIA的芯片不存在‘后门’,并不会让任何人有远程访问或控制这些芯片的途径。即便如此,面对中国...
pingwest.com
pingwest.com
公告称,因其专供中国市场的H20算力芯片存在严重安全问题,已正式约谈英伟达公司。 官方声明直指两大敏感功能,即可能存在的“追踪定位”与“远程关闭”。H20芯片 ...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3Y5EFHJMVXA1AEP65Z62ZR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1V7B6XNNV7Y34EFY73WPGM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61ERQS4MBQE1S94DEN7QDG
View all 14 sources

我需要继续搜索更多关于硬件后门的具体技术实现和历史案例,以便为报告提供深入的技术分析。

搜索

Search

硬件后门经典案例 英特尔ME AMD PSP 思科后门 NSA后门 BIOS后门 固件后门
中关村在线
中关村在线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知道ME程序到底是干什么的吧,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把它当作一个独立系统,Intel留给用户的“后门”(其实为了开发方便或者别的目的,处理器中留有后门是很常见的事),Intel可以通过ME引擎做它想做的任何事,除非你完全断网。再说个简单的例子,还记得之前有过非Z主板超频的事情吗?主板厂商偷偷放出了这种解锁BIOS,用户刷了之后可以获得Intel原本没给...
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
硬件后门是硬件在设计或制造时存在的漏洞,例如芯片制造时设计一些具有后门功能的逻辑电路。软件后门可以理解为在软件中植入病毒等具有后门功能的代码,通过运行软件来对用户的系统造成破坏、窃取机密等。因为软件逻
知乎
知乎
有的,vPro技术,Intel AMT技术,Intel ME技术,BMC,DARC,IPMI技术都是包含有公开的远程后门漏洞。 BHI:影响 Intel 和 Arm CPU 的最新 Spectre
muzhuangnet.com
只要电源充足,该ME即可以系统的幻影权限(system’s phantom power)运行,并访问任何硬件。后门影子 2016年,英特尔ME再次被发现一个能够访问网络的未知功能。英特尔安全部门的首席技术员Steve Grobman对此事进行了澄清。他表示,英特尔管理引擎并非后门,而是英特尔借以推送固件升级的工具。Grobman指出,CPU的设计理念已经发生很大改变...
搜狐网
搜狐网
目前,ME上的软硬件是闭源的,其安全保障主要靠英特尔公司的单方面承诺,但事实表明英特尔的承诺苍白无力,难以令人信服。使用英特尔产品,给国家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5.建议启动网络安全审查 据报道,英特尔公司500多亿美元的全球年收入,近四分之一来自中国市场。2021年英特尔公司的CPU占国内台式机市场约77%,在笔记本市场占约81%;2022年英特尔在中国的x86服务器...
ctocio.com
近日德国《明镜》周刊爆出猛料称 NSA在包括思科、华为在内的各大IT厂商的产品中植入间谍后门,根据《明镜》公布的资料,思科被植入后门的产品包括500系列PIX防火墙、ASA(5505、5510、5520、5540、5550)防火墙。由于文档日期为2007年,不排除之后的新产品也被植入后门。思科上周日在 官方博客 发表文章指出: 思科对可能损害公司产品和客户网络一致性...
个人图书馆
个人图书馆
FSF在这篇文章中指出,Intel的ME程序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小型、低功耗的电脑系统,它由一个或者多个内核、内存、系统时钟、总线及用于加密引擎的保留内存组成,还有自己的独立操作系统及程序,可以读取系统主内存,可以通过Intel网络控制器连接网络。此外,该文指出Intel ME程序可以完全控制用户的电脑,它可以控制开机、关机,读取所有开放文件、检查所有已运行的程序、追踪用户的键盘、鼠标动作,甚至还能截屏。现在,In...
腾讯云
腾讯云
英特尔ME Bringup指南+工具+各平台示例 Kabylake(Purley平台)BIOS参考代码和示例代码+初始化代码 英特尔CEDFK(消费电子固件开发套件)适用于各种平台的芯片/FSP源代码包 各种英特尔开发和调试工具 针对Rocket Lake S和其他平台的Simics仿真器 各种路线图和其他文件 英特尔为SpaceX制造的相机驱动程序的二进制文件 未发布的Tiger Lake平台的原理图、文档、工具+固件 Kabylake FDK培训视频 适用于各种

我需要搜索更多关于硬件后门的具体技术实现方式和检测方法,以便为报告提供更全面的技术分析。

搜索

Search

硬件后门技术实现方式 检测方法 旁路分析 逆向工程 功耗分析
文件
文件
[PDF] 基于向量优化的硬件木马检测技术研究
文件
文件
[PDF] 基于旁路分析的集成电路芯片硬件木马检测
淘豆网
该【基于旁路分析的集成电路芯片硬件木马检测分析】是由【niuww】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基于旁路分析的集成电路芯片硬件木马检测分析】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基于旁路分析的集成电路芯片硬件木...
aerohome.com.cn
aerohome.com.cn
4.2007年,dakshi agrawal等人在ieee symposium on security and privacy中首次提出“硬件后门”的概念,同时提出一种通过对芯片边信道设置“功耗指纹”的方式检测硬件后门的方法。2010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hicks等人提出了一种未使用的电路识别(uci)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在芯片设计时检测隐藏在电路中的恶意后门,其本质...
中国知网
中国知网
并对比分析了目前已有的几种硬件后门检测技术,总结归纳了各自的优缺点,发现由于芯片制造工艺的快速发展,集成芯片面积更小,设计更复杂,规模更大,导致现有的逆向工程等技术难以提取芯片的完整网表,且现阶段的硬件后门检测技术对大规模芯片的门级网表进行硬件后门检测,难以在短时间内给出检测结果。本文针对这两大难题,提出了两种硬件后门检测技术,解决了网表不完备导致的无法检测...
思否
思否
检测和防御难度:传统后门可以通过代码审计、行为分析等方法检测。深度学习后门更难检测,因为它们嵌入在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中。影响范围:传统后门直接影响系统或应用程序的行为。深度学习后门影响模型的决策或输出,可能间接影响依赖这些模型的系统。在接下来的部分中我们将分析、复现深度学习领域经典的后门攻击手段。BadNets 理论 BadNet...
secrss.com
secrss.com
英伟达H20芯片潜在后门技术实现可能性分析 追踪定位"功能技术实现路径 PUF技术与芯片唯一标识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PUF)是一种硬件安全技术,它利用硅基半导体固有属性随机提取不可克隆的物理特征,类似生物指纹,是每块芯片唯一的身份标识符。在H20芯片中,可能会利用PUF技术为每个芯片生成唯一的"数字指纹。这种技术的实现难度不高,因为现代芯片制造过程中的微小差异本身就会导致每个芯片具有独特的电气特性...
X技术
X技术
旁路攻击通常包括简单功耗分析(SPA)和差. 注意:该技术已申请专利,请尊重研发人员的辛勤研发付出,在未取得专利权人授权前,仅供技术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该专利适合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研发参考以及查看自身技术是否侵权,增加技术思路,做技术知识储备,不适合论文引用。详细技术文档下载地址↓ 登 陆 注 册 该分类下的技术
https://s2.zimgs.cn/ims?kt=url&at=smstruct&key=aHR0cHM6Ly9ndy5hbGljZG4uY29tL0wxLzcyMy8xNTg0MzI5MTIyL2ZhLzdiL2QwL2ZhN2JkMGM2MTlhODM2NmIwNzNkNWM3ZWQ0ZWFhNWUwLmljbw==&sign=yx:C1HunXUgWw_Hnydsxo7hNSZ08AU=&tv=400_400
https://s2.zimgs.cn/ims?kt=url&at=smstruct&key=aHR0cHM6Ly9jZG4uc20uY24vdGVtcC8yMDIzMTIxMzE4NDQwNi1lYm92OGczcmRreWJrdTVuaHpqZ2RkeDA1ajRjd3Mzei5qcGc=&sign=yx:TXWmQj1qADEvRffUxf3QYS7mLQ8=&tv=400_400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3S3Z16HREETETB4D3RMXHW
View all 18 sources

已掌握的信息

  1. 事件核心事实:已确认国家网信办于2025年7月31日约谈英伟达,核心议题是其对华销售的H20芯片可能存在的“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等漏洞后门安全风险。此举的法律依据包括《网络安全法》等,背景涉及美国议员要求在出口芯片中内置此类功能的呼吁。
  2. 技术概念框架:已初步了解硬件后门(硬件木马)由“触发机制”和“载荷”两部分构成。同时,对“追踪定位”(如利用信号往返时间测距)和“远程关闭”(Kill Switch,如通过加密许可证和协处理器实现)等关键技术有了概念性认识。
  3. 经典历史案例线索:已识别出多个与硬件/固件后门高度相关的历史案例,可供后续深入剖析,主要包括英特尔管理引擎(Intel ME/AMT)、AMD平台安全处理器(PSP)以及思科/NSA后门事件。这些案例普遍涉及一个独立于主CPU、拥有高权限的子系统。
  4. 检测与防御方向:已明确检测此类底层威胁的主要技术路径,包括破坏性的逆向工程、非破坏性的旁路分析(如功耗、电磁辐射分析)以及逻辑功能测试等。

下一步行动计划

  1. 深化核心技术原理研究:将系统性地深入研究硬件后门、远程控制和追踪技术的具体实现机制。重点是超越概念层面,探究其在现代复杂SoC(如GPU)中的具体工程实现方式、技术难点和可能留下的痕迹。
    • 信息源:IEEE Xplore、ACM Digital Library等学术数据库中的相关论文;Black Hat, DEF CON, USENIX Security等顶级安全会议的演讲和论文。
  2. 构建结构化的历史案例剖析:对已识别的英特尔ME、AMD PSP、思科/NSA后门等案例,进行逐一的深度剖析。为每个案例建立一个标准化的分析框架,包含:技术实现原理、漏洞/后门利用方式、发现过程、造成的影响以及后续的缓解与防御措施。
    • 信息源:知名安全研究团队(如Positive Technologies)的公开报告、CVE漏洞库的详细描述、权威科技媒体(如WIRED, Ars Technica)的深度调查文章。
  3. 设计与生成核心分析图表:为增强报告的可读性和专业性,将着手设计并生成一系列可视化图表。计划包括:
    • 一张“硬件后门技术分类与植入流程图”,清晰展示后门的类型和生命周期。
    • 一张“历史硬件后门案例对比矩阵”,从技术手段、隐蔽性、权限级别等维度横向对比英特尔ME、H20传闻等案例。
    • 一张“旁路分析检测硬件后门原理示意图”,向专业读者解释该检测技术的核心思想。
  4. 进行推测性分析与提出防御策略:在完成技术原理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H20芯片的特性(高性能AI计算),综合评估传闻中后门的技术可行性、实现代价和潜在攻击场景。最后,面向安全行业从业者,提出一套可操作的、针对性的检测与防御建议。

让我继续搜索更多关于历史硬件后门案例的详细信息。

搜索

Search

英特尔ME AMD PSP 思科后门 案例分析 技术原理 检测方法
稀土掘金
稀土掘金
注意:英特尔的管理引擎(ME)因使用默认密码admin,被认为是“后门”。2.英特尔的IPMI 技术(被认为有RCE) IPMI技术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远程执行命令: 远程执行命令的方法 使用IPMI工具 可以使用ipmitool等IPMI命令行工具,通过网络连接到服务器的BMC(基板管理控制器),执行各种IPMI命令。例如: ipmitool-I lanplus-H<BM...
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
芯片硬件木马安全检测方法研究是由北京大学冯建华负责的面上项目,聚焦集成电路芯片中恶意植入的木马电路检测与防护技术,旨在解决硬件木马引发的系统崩溃、机密泄露等安全威胁。 研究提出基于主元分析法(PCA
cnblogs.com
cnblogs.com
(3)通过开机自启动技术、Windows的定时任务、Linux的cron指令等方式将后门运行起来 (4)通过恶意代码免杀技术防止被靶机的恶意代码检测程序发现 (5)通过反弹式连接等方式通过靶机或网络上的防火墙 2.认识nc:netcat是一个底层工具,进行基本的TCP、UDP数据收发。常被与其他工具结合使用,起到后门的作用。Linux和Mac系统一般自带netcat,使用“man nc”可查看其使用说明。Windows...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尽管英特尔在中国市场获得了巨大利润,但其产品中的安全问题却屡见不鲜,给中国的网络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其中,英特尔管理引擎(ME)技术被认为是英特尔产品中最大的安全隐患。自2008年起,ME子系统几乎嵌入了所有英特尔CPU中,作为AMT(主动管理技术)的核心部分,允许系统管理员远程访问和管理设备。然而,安全专家指出,ME技术可以绕过操作系统的防火墙...
微博
微博
6、剑桥科技:收购了海外主推LPO的厂商,最大客户是微软,思科认证进度快,me­ta验证晚,亚马逊送样满意。800G方面送样中,暂未出货。7、联特科技:与思科等合作,去年突破了北美一家重要数据中心客户的产品认证和匹配客户需求,马来西亚建厂中,据说挖了天孚市场负责人,多方案800G产品给亚马逊、谷歌、微软\me­ta等头部公司送样中。8.立讯精密:苹果。400G光模块已实现量产出货,且800G硅光模块已完成客户的测试并准备小批量交付。服务...
docs.pingcode.com
docs.pingcode.com
源码检测后门的方法有:代码审计、静态分析工具、动态分析工具、代码对比、代码签名及验证。其中,代码审计 是最为有效且常用的方法之一,因为它能够深入了解代码的每一个细节,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和后门。代码审计是一种手动或自动化的过程,通过对源码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找出代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手动代码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具有较强的编程能力和安全知识,通过仔细阅读和分析代码,发现潜在的后门<...
cnblogs.com
cnblogs.com
use exploit/windows/local/service_permissions/失败 search service arch:x64 platform:windows Matching Modules=Name Disclosure Date Rank Check Description-0 exploit/windows/local/applocker_bypass 2015-08-03 excellent No AppLocker Execution Prevention Bypass 1 ...
阿里云
阿里云
本文讲的是 Black Hat|英特尔CPU设计漏洞为恶意软件打开后门,约二十年前在x86处理器架构中存在一个设计缺陷,这个缺陷可以允许攻击者在低级别的计算机固件中安装恶意软件,而且安全产品无法检测的到。此漏洞源于1997年,首次在x86架构中添加的一个功 晚来风急 7年前 928 发现和拦截恶意爬虫 互联网爬虫的种类众多,本文主要介绍了nginx网站如何发现恶意爬虫和拦截恶意爬虫。发现问题 某日,收到A服务器所有网站打开缓慢的反馈,首先登陆到A服务器,...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2W4THZJRY2W4NY215BGN1X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2KB37APT5FAMB99C4MFDFA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2DED129WT5ADKPSDT0V9X4
View all 14 sources

我需要继续搜索更多关于硬件后门技术实现和检测方法的具体信息,特别是关于H20芯片可能的后门机制。

搜索

Search

硬件后门实现方式 追踪定位 远程关闭 Kill Switch 芯片 H20 英伟达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h20芯片留后门如何发现的,芯片安全危机:英伟达H20漏洞后门事件与国家网信办的监管重拳 2025年7月31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依法约谈英伟达公司,要求其就对中国市场销售的H20算力芯片存在的“漏洞后门”“追踪定位”及“远程关
腾讯
腾讯
就在英伟达准备向中国市场供应30万颗H20芯片时,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H20芯片被曝存在后门安全风险,甚至具备“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功能。 据悉,这一功能并非技术漏洞,而是美国政府公开要求设置的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2025年7月31日,国家网信办就英伟达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被曝存在严重安全风险,依法约谈英伟达公司代表,要求其就芯片可能存在的“漏洞后门”“追踪定位”及“远程关闭”等技术问题作出说明,并限期提交相关安全评估证明材料。当地时间7月31日,英伟达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网络安全对我们至关重要。英伟达的芯片中没有‘后门’,不会让任何人通过远程方式...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7月31日消息,据微信公众号“网信中国”今日发布,针对英伟达(NVIDIA)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被曝存在严重安全风险,网信办于今日依法约谈英伟达公司代表,要求其就芯片可能存在的“漏洞后门”“追踪定位”及“远程关闭”等技术问题作出说明,并限期提交相关安全评估证明材料。近期,美国议员多次呼吁对出口中国的先进芯片强制配备“追踪定位”功能,以“防范技术滥用”。与此同时,...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这款“专供”中国市场的AI算力芯片,被指可能存在“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功能的后门,严重威胁中国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这一事件不仅暴露出先进芯片供应链的脆弱性,更折射出中美科技博弈的深层矛盾。​美国方面的立场早有显露。​​美国众议院议员迈克·加拉格尔早在2024年就公开呼吁:“出口中国的先进芯片必须强制植入追踪定位模块,这是保护美国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近期就有美国专业人士​​表示...
搜狐网
搜狐网
国家网信办对英伟达的约谈直指H20芯片可能存在的"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风险。官方描述的场景绝非危言耸听:在车联网系统中,一个被激活的硬件后门足以让整条高速公路陷入瘫痪;医疗设备的异常中断可能直接危及患者生命。这种安全威胁的特殊性在于,它跳过了传统网络攻击的软件层面,直接在物理硬件上埋设"定时炸弹。放大看 英伟达回应称其芯片"不存在后门"的表态,与监管机构披露的风险预警形成了鲜明反差。这种认知鸿沟暴露出跨国科技企业在...
secrss.com
secrss.com
从技术角度看,在H20芯片中实现"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功能是完全可行的 · 这些功能可以通过固件修改、硬件电路设计或两者结合的方式实现 · 这些后门可以设计 ...
cac.gov.cn
cac.gov.cn
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透露,英伟达算力芯片“追踪定位”“远程关闭”技术已成熟。为维护中国用户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 ...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3S15XYNBQ3VHCS4W4ZG20T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1NNMEQN7J06E73ETTRGRTX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61DJRFBHYV2Z0ZS1YSBH6Y
View all 14 sources

我现在需要搜索更多关于芯片后门技术的具体实现方式,特别是关于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的技术原理。

搜索

Search

芯片后门技术实现 追踪定位原理 远程关闭Kill Switch原理 PUF技术 芯片唯一标识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更危险的是“远程关闭”功能,电源管理单元埋藏的“Kill Switch”一旦触发,轻则让数据中心瘫痪,重则令智能汽车失控。贼喊捉贼二十年,美国后门早有“案底” 当美方污蔑华为设备“存在后门”时,全球审查十年未发现实证;而英伟达的“前辈们”却劣迹斑斑:2013年斯诺登曝光的“棱镜计划”显示,思科路由器被NSA植入JETPLOW后门,可永久篡改系统固件;2017年英特尔管理引擎(ME)被曝拥有“Ring-...
电子发烧友
电子发烧友
PUF(物理不可克隆函数)技术的核心原理在于利用 制造过程中自然产生的、不可预测的微观物理差异,将其转化为芯片或设备的 独特、稳定且不可克隆的“数字指纹”。其原理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关键点: 物理结构固有的随机性: 在集成电路(IC)的制造过程中(如氧化层厚度、掺杂浓度、晶体管阈值电压、金属线宽度等),即使是同一晶圆上相邻的电路结构,也存在微小的、不可避免的物理差异。这些差异是由于光刻、刻蚀、沉积等工艺步骤的固有波动性和...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2025年7月31日,国家网信办就英伟达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被曝存在严重安全风险,依法约谈英伟达公司代表,要求其就芯片可能存在的“漏洞后门”“追踪定位”及“远程关闭”等技术问题作出说明,并限期提交相关安全评估证明材料。当地时间7月31日,英伟达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网络安全对我们至关重要。英伟达的芯片中没有‘后门’,不会让任何人通过远程方式访问或控制它们。以下是对英伟达H20芯片后门风险的推测分析: 从美国政策及芯片技术...
eet-china.com
eet-china.com
从官方表态来看,**无论是国外芯片,还是操作系统,都存在漏洞、后门等安全风险。** 今日,央视报道称,**近日,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问题。此前,美议员呼吁要求美出口的先进芯片必须配备“
secrss.com
secrss.com
从技术角度看,在H20芯片中实现"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功能是完全可行的: 芯片架构支持:现代GPU架构具有复杂的电源管理和固件系统,为实现后门提供了技术基础 制造过程控制:作为芯片设计和制造方,英伟达有能力在芯片设计阶段植入后门 技术成熟度:相关技术(如PUF、固件修改等)已经相当成熟,实现难度不高 检测与防御难度 H20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事关“追踪定位”“远程关闭”,英伟达公司被约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约谈英伟达公司 近日,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问题。此前,美议员呼吁要求美出口的先进芯片必须配备“追踪定位”功能。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透露,英伟达算力芯片“追踪定位”“远程关闭”技术已成熟。为维护中国用户网络...
电子发烧友
电子发烧友
核心特点和原理: 基于物理特性:PUF 的响应完全依赖于制造过程中的微观随机物理特征(如门延迟、阈值电压偏差等)。这些特征是 自然产生的、不可预测的。不可克隆:即使是最先进的制造工艺,也无法精确复制一个PUF单元(或整个PUF电路)产生的随机特征。即使克隆了芯片设计(版图),实际制造出来的物理结构差异也会导致产生的密钥不同。因此被喻为芯片的“物理指纹”。唯一性:每个PUF实例(即使是...
腾讯
腾讯
就在英伟达准备向中国市场供应30万颗H20芯片时,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H20芯片被曝存在后门安全风险,甚至具备“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功能。据悉,这一功能并非技术漏洞,而是美国政府公开要求设置的。7月31日,中国国家网信办迅速约谈英伟达。H20芯片能否继续进入中国市场?这一事件又将如何影响中美科技博弈?本期内容为您深度解析。H20芯片是英伟达专为特定市场设计的一款高带宽显存(HBM)芯片,主要用于AI推理部署,而非训练模型。尽管H20...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3S15XYNBQ3VHCS4W4ZG20T
View all 9 sources

我需要搜索更多关于历史上著名的硬件后门案例,以便进行对比分析。

搜索

Search

历史著名硬件后门案例 英特尔ME AMD PSP 思科后门 NSA后门 BIOS后门 固件后门
文件
文件
[PDF] 芯片的安全脆弱点分析与硬件木马的防护
muzhuangnet.com
只要电源充足,该ME即可以系统的幻影权限(system’s phantom power)运行,并访问任何硬件。后门影子 2016年,英特尔ME再次被发现一个能够访问网络的未知功能。英特尔安全部门的首席技术员Steve Grobman对此事进行了澄清。他表示,英特尔管理引擎并非后门,而是英特尔借以推送固件升级的工具。Grobman指出,CPU的设计理念已经发生很大改变...
ctocio.com
近日德国《明镜》周刊爆出猛料称 NSA在包括思科、华为在内的各大IT厂商的产品中植入间谍后门,根据《明镜》公布的资料,思科被植入后门的产品包括500系列PIX防火墙、ASA(5505、5510、5520、5540、5550)防火墙。由于文档日期为2007年,不排除之后的新产品也被植入后门。思科上周日在 官方博客 发表文章指出: 思科对可能损害公司产品和客户网络一致性...
搜狐网
搜狐网
10月16日下午,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发布文章,指出英特尔产品存在多项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包括频发的安全漏洞、较高的故障率以及涉嫌暗设后门,危害中国网络和信息安全。尽管英特尔在中国市场获得了巨大利润,但其产品…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兔子]中国网络安全协会的爆料让人瞠目结舌:美国的英特尔公司竟然在出口的CPU芯片中暗设后门,植入了自家的Management Engine(管理引擎ME)。这可不是小事,想想你那台电脑,明明是你在使用,结果却有一个“隐形人”在远程操控,甚至在没有安装操作系统时,英特尔的管理员就能随意访问。这难道不是在对我们的隐私进行赤裸裸的侵犯吗?想象一下,某天你在家里正悠哉悠哉地看视频,突然发现屏幕上弹出一个窗口:“你好,我来看看你的文件。这不是电...
ctocio.com
德国《明镜》周刊昨日发表文章爆料,称从泄漏的NSA内部后门目录显示,NSA在包括华为、思科、Juniper、戴尔、西部数据等主要计算机与安全技术厂商的产品中秘密安置了间谍后门。IT经理网
中关村在线
中关村在线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知道ME程序到底是干什么的吧,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把它当作一个独立系统,Intel留给用户的“后门”(其实为了开发方便或者别的目的,处理器中留有后门是很常见的事),Intel可以通过ME引擎做它想做的任何事,除非你完全断网。再说个简单的例子,还记得之前有过非Z主板超频的事情吗?主板厂商偷偷放出了这种解锁BIOS,用户刷了之后可以获得Intel原本没给的功能,但是
个人图书馆
个人图书馆
FSF在这篇文章中指出,Intel的ME程序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小型、低功耗的电脑系统,它由一个或者多个内核、内存、系统时钟、总线及用于加密引擎的保留内存组成,还有自己的独立操作系统及程序,可以读取系统主内存,可以通过Intel网络控制器连接网络。此外,该文指出Intel ME程序可以完全控制用户的电脑,它可以控制开机、关机,读取所有开放文件、检查所有已运行的程序、追踪用户的键盘、鼠标动作,甚至还能截屏。现在,In...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V1MZQH8772VZFJRBAZ9TVXT
View all 9 sources

已掌握的信息

  1. 事件核心事实: 已通过官方及新闻渠道确认,国家网信办于2025年7月31日约谈英伟达,核心关切点是其对华销售的H20芯片可能存在的“追踪定位”与“远程关闭”等硬件后门安全风险。此事件与美国部分议员推动的《芯片安全法案》中要求出口芯片内置监控机制的背景密切相关。
  2. 关键技术概念: 已初步掌握本次事件涉及的核心技术概念。对于“追踪定位”,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技术被认为是生成芯片唯一标识符以实现追踪的关键路径。对于“远程关闭”(Kill Switch),一种可能的技术实现是在电源管理单元(PMU)中植入特定电路,通过加密指令触发,导致芯片功能失效。
  3. 经典对比案例: 已锁定几个关键的历史硬件/固件后门案例作为对比分析的基础,主要包括:英特尔管理引擎(Intel ME),它作为一个独立于主CPU、运行着MINIX操作系统且拥有Ring -3最高权限的子系统,具备强大的远程管理和控制能力;AMD平台安全处理器(PSP);以及斯诺登事件中披露的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在思科等网络设备中植入后门的案例。
  4. 检测技术方向: 已了解到针对此类底层硬件后门的检测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破坏性的逆向工程(通过物理层分析芯片结构)和非破坏性的旁路信道分析(通过监测功耗、电磁辐射、热量等物理泄露信息来发现异常)。

下一步行动计划
之前的行动计划已成功帮助我们界定了问题并收集了初步信息,现将延续该计划,并聚焦于深化研究与内容生成:

  1. 深度剖析历史案例: 将对已确定的英特尔ME、AMD PSP及NSA后门等案例进行深入的技术剖析。重点是挖掘其具体的实现原理、被发现的过程、实际的攻击利用方式以及厂商和社区的应对措施。这将为后续对比分析H20事件提供坚实的基础。
    • 关键信息源: 知名安全研究机构(如Positive Technologies、EFF)发布的深度分析报告,顶级安全会议(如Black Hat、DEF CON)的公开议题和论文,以及权威技术媒体的调查报道。
  2. 创建核心分析图表: 为增强报告的专业性和可读性,将着手设计并生成一系列关键图表。计划包括:一张“硬件后门技术原理图”,用于解释触发器、载荷、PUF及Kill Switch等核心概念;一张“经典硬件后门案例对比矩阵”,从技术架构、权限级别、隐蔽性、地缘政治背景等维度,将英特尔ME、NSA后门与H20传闻进行系统性对比。
  3. 撰写核心技术与案例章节: 基于已掌握的信息和图表,开始撰写报告的主体部分。首先完成“核心安全技术深度科普”章节,系统阐述硬件后门、远程控制与追踪的技术原理。随后,完成“经典历史案例剖析”章节,将每个案例的来龙去脉、技术细节和影响进行详细论述。

现在我需要生成一个关于硬件后门技术原理的可视化图表,以便在报告中直观展示硬件后门的工作机制。

可视化工具

可视化工具

现在我需要创建一个历史硬件后门案例对比矩阵,以便在报告中直观地比较不同案例的特点和影响。

可视化工具

可视化工具

现在我需要创建一个关于硬件后门检测技术的可视化图表,以便在报告中清晰展示不同检测方法的原理和适用场景。

可视化工具

可视化工具

现在我需要创建一个关于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技术的可视化图表,以便在报告中清晰展示这些技术的工作原理。

可视化工具

可视化工具

已掌握的信息

  1. 事件核心事实: 已通过官方及新闻渠道确认,国家网信办于2025年7月31日约谈英伟达,核心关切点是其对华销售的H20芯片可能存在的“追踪定位”与“远程关闭”等硬件后门安全风险。此事件与美国部分议员推动的《芯片安全法案》中要求出口芯片内置监控机制的背景密切相关。
  2. 关键技术原理: 已对硬件后门的核心技术原理进行了系统性梳理。明确了硬件后门由“触发机制”和“载荷”构成,并对“追踪定位”(如PUF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网络回传)和“远程关闭”(如通过电源管理单元PMU或固件锁定)等关键技术的实现路径有了清晰的认识。
  3. 经典案例与检测技术: 已锁定英特尔ME、AMD PSP、思科/NSA后门等关键历史案例作为对比分析的基础。同时,对逻辑测试、旁路分析、逆向工程等主流硬件后门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和适用场景进行了归纳。
  4. 结构化数据与图表: 已成功生成了四份核心可视化图表,包括“硬件后门技术原理与分类”思维导图、“历史硬件后门案例对比矩阵”、“硬件后门检测技术比较”表格以及“芯片追踪定位与远程关闭技术原理”表格,为撰写图文并茂的报告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行动计划

  1. 撰写报告主体章节: 基于已掌握的信息和图表,开始撰写报告的核心内容。首先,完成“技术原理科普”章节,系统性地阐述硬件后门、追踪定位与远程关闭技术的具体实现方式。其次,完成“经典历史案例剖析”章节,对英特尔ME、NSA后门等案例进行深入的叙述和技术分析,并嵌入已生成的对比矩阵。
  2. 进行推测性分析与提出防御策略: 结合技术原理和历史案例,撰写报告最具核心价值的“H20事件推测性分析”章节。该章节将综合评估在H20这类高性能AI芯片中实现相关后门的技术可行性、可能路径与潜在影响。随后,面向安全从业者,撰写“防御与检测策略”章节,提出一套可操作的、针对性的检测思路与防御建议。
  3. 整合报告并形成最终结论: 将所有已撰写的章节与图表进行整合,构建一份逻辑清晰、结构完整的最终报告。最后,撰写报告的引言和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炼核心观点,确保报告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现在,我将开始撰写报告的最终内容。

从历史案例对比推测分析英伟达H20事件:芯片后门安全风险研究报告

引言

2025年7月3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约谈英伟达公司,要求其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可能存在的"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功能等安全风险问题作出说明secrss.com。此次约谈的背景是美国议员此前呼吁要求美国出口的先进芯片必须配备"追踪定位"功能,而美国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已透露英伟达算力芯片的相关技术已经成熟cac.gov.cn

本报告将从历史硬件类后门入手深入分析硬件后门的技术实现机制,回顾历史上的重大芯片后门事件,并探讨英伟达H20芯片可能采用的后门技术路径,为理解当前事件提供技术视角secrss.com。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将揭示硬件后门技术的演变趋势,并提出针对性的检测与防御策略,为安全行业从业者提供参考。

一、硬件后门技术原理

1.1 硬件后门的基本构成

硬件后门(Hardware Backdoor)是一种被故意植入到硬件设备中的恶意电路或代码,它允许攻击者绕过正常的安全机制,获取对设备的未授权访问secrss.com。从技术角度看,硬件后门通常由两个核心部分组成:触发机制(Trigger)和载荷(Payload)。

硬件后门技术原理与分类

View the chart
View data

资料来源: secrss.commuzhuangnet.comctocio.com中关村在线电子发烧友今日头条

上图展示了硬件后门技术的基本构成、植入阶段、检测方法以及典型技术。硬件后门的触发机制可分为组合逻辑触发、时序逻辑触发和物理条件触发三类,而载荷则包括信息泄露、功能篡改、性能降级和远程控制等类型。这些后门可能在设计阶段、制造阶段、封装测试阶段或供应链阶段被植入,并通过不同的检测方法来识别。

1.2 追踪定位技术原理

在英伟达H20芯片被质疑的"追踪定位"功能中,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技术被认为是可能的实现路径之一。PUF技术的核心原理在于利用制造过程中自然产生的、不可预测的微观物理差异,将其转化为芯片或设备的独特、稳定且不可克隆的"数字指纹"电子发烧友

技术类别技术名称原理实现方式
追踪定位技术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利用芯片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微观物理差异,生成芯片唯一标识符- 通过测量晶体管阈值电压、门延迟等参数的随机差异
- 每个芯片具有独一无二的"指纹",无法复制或伪造
网络通信回传芯片通过网络接口周期性地向远程服务器发送身份和位置信息- 直接网络连接:芯片内置网络接口直接发送数据
- 间接通信:通过主机系统的网络栈传输数据
- 隐蔽通道:利用正常网络流量隐藏位置信息
时间测量定位利用光速恒定原理,通过测量信号往返时间估算物理距离- 服务器发送特定信号,测量芯片响应的时间延迟
- 理论上可达到米级定位精度
远程关闭技术电源管理单元(PMU)控制通过操纵芯片电源管理单元触发断电或电压异常- 电压调节:导致电压不稳定或超出安全范围
- 电流限制:限制关键电路的供电电流
- 热管理干扰:导致过热保护机制触发
时钟操纵修改或干扰芯片的时钟信号,导致系统失效- 频率调整:改变时钟频率超出正常工作范围
- 相位干扰:引入时钟抖动或不稳定性
- 同步丢失:破坏多时钟域之间的同步关系
固件锁定远程禁用或锁定芯片固件中的关键功能- 加密验证:要求固件定期与远程服务器进行认证
- 功能降级:远程触发进入低功能模式
- 计数器机制:内置计数器达到阈值后禁用功能
触发机制远程指令触发通过网络接收特定指令或加密命令- 可能通过正常软件更新或配置变更隐藏
地理围栏(Geofencing)触发当检测到设备位置超出预定区域时自动触发- 可结合GPS、IP地址或网络延迟信息判断
时间触发基于内部计时器或计数器达到特定阈值- 可设计为在特定日期或使用一定时间后触发

上表详细展示了芯片追踪定位与远程关闭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在追踪定位技术中,除了PUF技术外,还包括网络通信回传和时间测量定位两种主要方法。网络通信回传通过芯片内置的网络接口或主机系统的网络栈向远程服务器发送位置信息;而时间测量定位则利用光速恒定原理,通过测量信号往返时间来估算物理距离,理论上可达到米级定位精度。

美国议员比尔·福斯特曾公开承认"追踪定位"技术的存在,该技术通过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为每颗芯片刻上唯一数字指纹,再借助主机网络或微型通信模块回传位置信息今日头条。这种技术的实现使得芯片的物理位置可以被远程监控,从而实现对芯片流向的追踪。

1.3 远程关闭(Kill Switch)技术原理

"远程关闭"(Kill Switch)是另一项被质疑可能存在于H20芯片中的功能。这种技术允许远程触发芯片功能的降级或完全禁用,从而实现对芯片的远程控制。

根据技术分析,远程关闭功能可能通过电源管理单元(PMU)控制、时钟操纵或固件锁定等方式实现。其中,电源管理单元控制是最常见的实现方式,通过操纵芯片的电源管理单元触发断电或电压异常,导致芯片功能失效今日头条。这种"Kill Switch"一旦触发,轻则让数据中心瘫痪,重则令智能汽车失控今日头条

触发这些功能的机制可能包括远程指令触发、地理围栏(Geofencing)触发或时间触发等。其中,地理围栏触发是一种基于位置的触发机制,当检测到设备位置超出预定区域时自动触发相应的功能限制或禁用腾讯

二、历史硬件后门案例剖析

2.1 经典硬件后门案例对比

为了更好地理解英伟达H20芯片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我们对历史上几个著名的硬件/固件后门案例进行了对比分析。

案例名称发现年份技术架构权限级别主要功能隐蔽性检测难度影响范围厂商回应地缘政治背景
英特尔管理引擎(ME)2017独立子处理器,运行MINIX操作系统Ring -3(高于操作系统)远程管理、固件更新、系统监控极高(关机状态下仍可运行)极高(闭源系统)几乎所有2008年后的英特尔处理器称为"管理功能"非后门美国政府可能要求预留接口
AMD平台安全处理器(PSP)2018基于ARM架构的协处理器系统最高权限安全启动、内存加密、固件验证高(独立运行)高(专有固件)所有现代AMD处理器称为安全功能类似英特尔ME的竞品技术
思科ASA/PIX防火墙后门2013固件修改管理员权限远程访问、数据拦截中(需特殊指令激活)中(可通过固件分析发现)多款思科防火墙产品否认与NSA合作斯诺登披露NSA"棱镜计划"
BIOS/UEFI后门2015固件级系统最高权限持久化控制、绕过操作系统安全机制高(操作系统无法检测)高(需专业工具)多款主板和计算机系统各厂商反应不一多国情报机构均有类似工具
英伟达H20芯片疑似后门2025未确认(可能在芯片硬件或固件层面)未确认追踪定位、远程关闭未确认未确认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否认存在后门美国《芯片安全法案》背景下

上表对比了英特尔管理引擎(ME)、AMD平台安全处理器(PSP)、思科ASA/PIX防火墙后门、BIOS/UEFI后门以及英伟达H20芯片疑似后门等案例。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后门技术在技术架构、权限级别、主要功能、隐蔽性、检测难度、影响范围、厂商回应以及地缘政治背景等方面的异同。

2.2 英特尔管理引擎(ME)案例

英特尔管理引擎(Management Engine,ME)是一个从2008年开始被添加到英特尔芯片组中的子系统muzhuangnet.com。ME在启动时率先启动,级别高于操作系统,可以完全访问内存、屏幕、键盘和网络,其代码由英特尔完全控制muzhuangnet.com

ME中的一个组件——主动管理技术(Active Management Technology,AMT)模块,被认为具有后门特性。虽然AMT可以被关闭,但由于ME是一个闭源系统,用户无法确定其中是否还存在其他类似的程序muzhuangnet.com

2017年,谷歌研究人员发现ME实际上运行着一个完整的MINIX操作系统,在Ring -3权限级别(注意是负3,不是3)运行,远高于普通操作系统的权限级别muzhuangnet.com。这意味着ME可以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完全控制系统,包括读取所有开放文件、检查所有已运行的程序、追踪用户的键盘和鼠标动作,甚至还能截屏中关村在线

英特尔安全部门曾对此进行回应,称ME并非后门,而是用于推送固件升级的工具中关村在线。然而,ME的高权限特性和闭源性质仍然引发了广泛的安全担忧。

2.3 思科ASA/PIX防火墙后门案例

2013年,德国《明镜》周刊爆料称,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在包括思科、华为在内的各大IT厂商的产品中植入了间谍后门ctocio.com。根据公布的资料,思科被植入后门的产品包括500系列PIX防火墙、ASA(5505、5510、5520、5540、5550)防火墙等ctocio.com

这些后门允许NSA绕过防火墙的安全机制,获取对网络的未授权访问,从而进行数据拦截和监控。思科随后发表声明,称公司致力于使产品远离安全问题,并否认与任何政府合作来削弱产品的安全性或在产品中部署所谓的安全"后门"ctocio.com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美国网络设备制造商都应美国法律(CALEA)要求在产品中加入监控功能ctocio.com。思科网站上也有多个网页解释其产品中植入的"合法截获"功能,可以对数据和语音进行监控ctocio.com

2.4 其他硬件后门案例

除了上述案例外,还有其他一些值得关注的硬件后门案例:

  1. AMD平台安全处理器(PSP):类似于英特尔ME,AMD的PSP是一个基于ARM架构的协处理器,拥有系统最高权限,负责安全启动、内存加密和固件验证等功能。虽然AMD将其定位为安全功能,但其闭源特性和高权限也引发了安全担忧。

  2. BIOS/UEFI后门:BIOS或UEFI固件级后门拥有系统最高权限,可以实现持久化控制并绕过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这类后门的隐蔽性极高,因为它们在操作系统加载之前就已经运行,常规的安全软件难以检测。

  3. NSA的TAO工具包:斯诺登披露的文件显示,NSA的定制接入行动办公室(Tailored Access Operations,TAO)拥有一套完整的硬件后门工具包,可以在各种设备中植入后门,包括路由器、防火墙、服务器等ctocio.com

三、英伟达H20芯片安全风险分析

3.1 H20芯片的背景与特点

H20芯片是英伟达为应对美国出口管制要求而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的AI加速器产品cac.gov.cn。该芯片基于Hopper架构开发,是为遵守美国出口限制而推出的"特供"版本金融界。尽管H20芯片性能相比H100有所缩减,但在中国市场仍受到广泛欢迎金融界

2024年,H20产品占英伟达中国收入的80%,销售金额达120-150亿美元澎湃新闻。然而,2025年4月9日,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英伟达向中国销售H20芯片,称其数据中心GPU芯片H20产品出口到中国市场需要获得许可澎湃新闻。直至7月15日,英伟达才宣布对华特供版H20算力芯片恢复供应澎湃新闻

3.2 H20芯片可能的后门风险分析

基于前文对硬件后门技术原理的分析和历史案例的对比,我们可以对H20芯片可能存在的后门风险进行推测性分析:

  1. 追踪定位风险:H20芯片可能通过PUF技术实现芯片唯一标识,并结合网络通信回传或时间测量定位技术,实现对芯片物理位置的追踪今日头条。这种技术可能被用于监控芯片的流向,确保其不被转售或用于美国禁止的领域。

  2. 远程关闭风险:H20芯片可能内置了"Kill Switch"功能,通过电源管理单元控制、时钟操纵或固件锁定等方式实现远程禁用或功能降级今日头条。这种功能可能在特定条件下被触发,如检测到芯片被用于美国禁止的用途,或者在特定地理位置使用。

  3. 数据泄露风险:类似于英特尔ME,H20芯片可能存在能够访问主机内存和网络的后门,从而可能导致敏感数据泄露muzhuangnet.com。这种风险在处理大规模AI训练数据的场景下尤为严重。

  4. 供应链植入风险:芯片制造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和众多供应商,每个环节都可能植入恶意代码或修改芯片的硬件结构今日头条。英伟达芯片的全球供应链增加了后门植入的可能性。

3.3 地缘政治背景与技术影响

H20芯片的安全风险与当前的地缘政治背景密切相关。美国2025年5月提出的《芯片安全法案》草案,要求受管制芯片强制植入位置验证与远程控制机制今日头条。这一法案的出台,使得英伟达等美国芯片制造商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需要遵守美国法律要求,另一方面又需要满足中国等市场对芯片安全性的要求。

英伟达在回应中表示:"网络安全对我们至关重要。英伟达的芯片不存在'后门',不会让任何人通过远程方式访问或控制它们。"搜狐网。然而,考虑到美国法律的要求和英伟达作为美国公司的身份,这一声明的可信度仍有待验证。

四、硬件后门检测与防御策略

4.1 硬件后门检测技术比较

针对可能存在的硬件后门,安全从业者可以采用多种检测技术进行识别和验证。

检测技术工作原理检测阶段优点缺点适用场景检测效果
逻辑功能测试通过特定测试向量激活可能的后门触发条件设计后、制造后无需物理拆解,可自动化执行难以覆盖所有可能的触发条件,测试向量生成困难设计验证、成品测试对已知触发条件效果好,对未知触发条件效果差
旁路信号分析监测芯片运行时的功耗、电磁辐射、时序等物理特性,寻找异常模式制造后非侵入式,可检测未知后门受环境噪声影响大,需要参考样本,分析复杂成品验证、可疑芯片检测对具有明显物理特征的后门效果好
逆向工程物理拆解芯片,分析其内部结构和电路制造后最彻底,可发现几乎所有物理后门破坏性测试,成本高,耗时长,需专业设备高价值芯片安全验证对硬件级后门效果最好
形式化验证使用数学方法证明硬件设计满足安全属性设计阶段可在设计阶段发现问题,理论上最严格计算复杂度高,难以应用于复杂系统RTL设计验证对设计阶段植入的后门效果好
运行时监测在系统运行时监控芯片行为,检测异常活动部署阶段可持续监测,适用于已部署系统可能影响系统性能,无法检测所有类型后门关键系统持续监控对有明显行为特征的后门效果好
供应链审计审查设计和制造过程,确保安全性全生命周期预防为主,可减少后门植入风险成本高,难以完全控制复杂供应链高安全要求领域预防效果好,检测效果有限

上表比较了几种主要的硬件后门检测技术,包括逻辑功能测试、旁路信号分析、逆向工程、形式化验证、运行时监测和供应链审计等。每种技术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原理、适用阶段、优缺点和检测效果。

4.2 针对H20芯片的检测建议

基于对硬件后门检测技术的分析,我们针对H20芯片提出以下检测建议:

  1. 旁路信号分析:通过监测芯片运行时的功耗、电磁辐射、时序等物理特性,寻找异常模式淘豆网。这种方法可以在不破坏芯片的情况下,检测可能存在的硬件后门。

  2. 逻辑功能测试:设计特定的测试向量,尝试激活可能的后门触发条件[PDF] 基于向量优化的硬件木马检测技术研究。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知触发条件的后门检测,但对未知触发条件效果有限。

  3. 网络流量监控:监控芯片与外部网络的通信,检测是否存在异常的数据传输或连接尝试eet-china.com。这可以帮助发现芯片是否在尝试回传位置信息或接收远程指令。

  4. 固件分析:对芯片的固件进行深入分析,检查是否存在可疑的代码或功能南京大学。这种方法可能需要专业的逆向工程技术和工具。

  5. 供应链审计:对芯片的设计、制造和供应链进行全面审计,确保每个环节的安全性[PDF] 芯片的安全脆弱点分析与硬件木马的防护。这种方法虽然成本高,但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后门植入的风险。

4.3 防御策略与最佳实践

针对可能存在的硬件后门风险,我们建议采取以下防御策略:

  1. 隔离部署:将H20芯片部署在物理隔离的环境中,限制其对敏感网络和数据的访问今日头条。这可以降低数据泄露和远程控制的风险。

  2. 多层次防御:采用多层次的安全防御机制,包括网络隔离、访问控制、加密通信等,形成纵深防御体系搜狐网

  3. 异常行为监控:部署行为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芯片的行为模式,及时发现异常活动cinn.cn

  4. 备份与冗余:为关键系统设计备份和冗余机制,确保在芯片可能被远程关闭的情况下,系统仍能正常运行今日头条

  5. 国产替代:对于高安全要求的场景,考虑使用经过安全审查的国产芯片替代方案今日头条

五、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通过对硬件后门技术原理的深入分析和历史案例的对比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技术可行性:从技术角度看,在H20芯片中实现"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功能是完全可行的。PUF技术、网络回传和电源管理单元控制等技术为这些功能提供了可能的实现路径。

  2. 历史先例:英特尔ME、思科防火墙后门等历史案例表明,硬件后门在高端芯片和网络设备中的存在并非空穴来风。这些案例为理解H20芯片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提供了参考。

  3. 地缘政治影响:H20芯片的安全风险与当前的地缘政治环境密切相关。美国《芯片安全法案》的推出,使得英伟达等美国芯片制造商面临遵守美国法律与满足国际市场安全需求的两难选择。

  4. 检测与防御:虽然硬件后门的检测具有挑战性,但通过旁路信号分析、逻辑功能测试、网络流量监控等技术手段,结合多层次防御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硬件后门带来的安全风险。

5.2 未来展望

随着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芯片安全问题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以下趋势:

  1. 安全标准提升:国际社会可能会建立更严格的芯片安全标准和认证机制,要求芯片制造商提供更透明的设计和更严格的安全保障cinn.cn

  2. 检测技术进步:硬件后门检测技术将继续发展,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异常检测、更精确的旁路分析技术等[PDF] 基于向量优化的硬件木马检测技术研究

  3. 国产替代加速:出于安全考虑,各国可能会加速发展本土芯片产业,减少对外国芯片的依赖今日头条

  4. 透明度要求:用户和监管机构可能会要求芯片制造商提供更高的透明度,包括开源部分设计、提供可验证的安全证明等cinn.cn

  5. 国际合作:面对共同的安全挑战,国际社会可能会加强合作,共同制定芯片安全标准和规范,减少地缘政治因素对芯片安全的影响cinn.cn

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全从业者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最新的硬件安全技术和检测方法,为组织和国家的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2025).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约谈英伟达公司.
  2. 芯片后门安全风险研究:从历史案例对比推测分析英伟达H20事件. (2025). 安全内参.
  3. 英特尔CPU后门事件. (2017). 木桩网.
  4. 思科回应NSA后门,表示密切关注. (2013). CTOCIO.
  5. PUF技术原理. (2025). 电子发烧友.
  6. 英伟达H20芯片后门风险的推测分析. (2025). 今日头条.

Key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