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图是关于**1960年智利地震(日语中称为“チリ地震”,即“智利地震”)引发的海啸(津波,即“海啸”)**的传播与水位分布的可视化呈现,以下是详细解读:
地球模型与色彩编码:
图中以蓝色为主色调的地球,代表海洋(陆地以浅棕色显示)。右侧颜色条 “津波水位 低→高” 说明:蓝色区域表示海啸水位低,红色区域表示海啸水位高——这是海啸能量、传播距离和破坏力的直观体现(水位越高,海啸冲击力越强)。
海啸传播路径:
图中波纹状线条展示了海啸从智利震中(南美洲西海岸)向全球海洋扩散的过程。海啸以震中为起点,沿洋流和大陆架向外传播,图中红色高水位区(如夏威夷群岛附近、太平洋中部)是海啸能量集中、水位抬升显著的区域,也是灾害风险最高的地带。
1960年智利地震是有仪器记录以来最强的地震(矩震级9.5级),引发的海啸不仅重创智利沿海,还跨太平洋波及夏威夷、日本、菲律宾等地,造成超6000人死亡。这张图通过可视化,直观展现了这场“世纪级”海啸的全球影响,也凸显了地震-海啸灾害链的跨区域破坏力。
这张图以科学可视化的方式,还原了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的全球传播过程与水位分布,既是灾害研究的“历史档案”,也为现代海啸预警、防灾减灾提供了直观的参考依据——通过理解海啸的传播规律,能更高效地制定跨区域应急响应策略。
(注:“津波”是日语对“海啸”的称呼,图中文字保留日语表述,故解读时同步说明术语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