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电商内部创业项目收益分配方案
2025/08/27·StepFun can make mistakes, check important info.
电商公司在23年成立了一个内部创业项目A, A由公司内部人员B C组成, BC以项目A的名义去找外部物流公司, 谈定的结算价格由项目A付款, 作为项目A的支出; 项目A再把谈定的结算价格提价15%, 向公司报价,由公司支付给项目A, 作为项目A的收入. 其中B C以及项目A的工作场地,人员工资,都由公司提供. 每年核算项目A的收入支出差额, 提取一部分作为B C的分红. 现在项目A需要取消, 应该怎么计算B C的收益才最合理? 是还是根据当前的支出差额, 提取分红? 还是根据项目A设立时讨论的公司, B , C在项目中的持股计算项目的资产来划分, 如果是计算项目的资产, 那应该如何计算, 是否需要计算B C的工资或者其它内容?
Reason
来源
[PDF] 政府投资项目经济分析
https://static-favicon.basemind.com/01JYZQDR2XFEGS6N23S72YSVQP
文件
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其中B产品发。项目 A产品 B产品 C产品 合计 销售收入 90000 60000 50000 200000 变动成本 55000 50000 30000 ...
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其中B产品发。项目 A产品 B产品 C产品 合计 销售收入 90000 60000 50000 200000 变动成本 55000 50000 30000 135000 贡献毛益 35000 10000 20000 65 000 固定成本 15750 10500 8750 35000 利润总额 19250-500 11250 30000该企业的固定成本按销售收入比例分摊。该企业是否停产B产品?实务-问题咨询...
https://s2.zimgs.cn/ims?kt=url&at=smstruct&key=aHR0cHM6Ly9ndy5hbGljZG4uY29tL0wxLzcyMy8xNTg0NDM4MzQ0Lzk1L2Y2LzE2Lzk1ZjYxNmYxOTQ4NzRjZjc3NmVlYmQyODgyYTVmNjM2Lmljbw==&sign=yx:bjhV-iXX9GC3dtQKtItH08xbmIA=&tv=400_400
中华会计网校
根据下列数据计算项目A、B、C的期望收益和标准差,并讨论以项目C的收益的标准差用来衡量风险是否合
根据下列数据计算项目A、B、C的期望收益和标准差,并讨论以项目C的收益的标准差用来衡量风险是否合 答案 查看答案 2022-12-04 网友 您好,请在 下方输入框内 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AI搜题 NEW 搜题 拍照、语音搜题,请扫码下载APP 扫一扫 下载APP 更多“根据下列数据计算项目A、B、C
作业无忧
9 web pages
文件
中华会计网校
考试资料网
华律网
中华会计网校
简答题
CSDN技术社区
思考过程

首先,问题是关于电商公司取消内部创业项目A后,如何计算B和C的收益才合理。项目A的运作方式是:B和C以项目A的名义与外部物流公司谈判,结算价格由项目A支付(作为支出);然后项目A将结算价格提高15%向公司报价(作为收入)。B和C的场地、工资等由公司提供。每年项目A的收入支出差额提取一部分作为B和C的分红。现在项目A要取消,需要计算B和C的收益。

用户问的是两种方式:

  1. 根据当前的支出差额提取分红。
  2. 根据项目A设立时的持股比例计算项目资产来划分,如果需要计算资产,是否包括B和C的工资等。

从搜索结果中,我看到一些相关的概念:

  • 费用效益分析,比如净效益[B-C] = B - C - M,其中B是收益,C是成本,M是其他费用。
  • 投资中途撤资的收益计算,比如根据投资协议、考虑时间比例、扣除费用等。
  • 内部收益率(IRR)的计算,但可能不直接相关。
  • 合伙基金的投资收益计算,比如项目投资后的收益分配。

我需要基于这些信息,给出合理的建议。

首先,分析项目A的运作:

  • 收入:向公司报价的提价后价格(原结算价 + 15%)。
  • 支出:支付给外部物流公司的结算价格。
  • 其他成本:B和C的工资、场地等由公司提供,所以项目A可能不直接计入这些成本,但它们实际上是公司的投入。

在项目A的会计中,收入是提价后的金额,支出是物流公司的结算价。所以,收入 - 支出 = 提价部分(15%),因为收入 = 支出 * 1.15,所以差额 = 支出 * 0.15。这部分差额就是项目A的毛利润。

但B和C的工资、场地等由公司提供,这些是公司的间接成本,但项目A的账面上可能没有这些支出,因为公司直接承担了。所以,项目A的“收入 - 支出” 可能只是毛利润,没有包括运营成本。

当计算项目A的资产或收益时,需要决定是否包括这些运营成本。

现在,项目A取消,要计算B和C的收益。

两种方式:

  1. 根据当前支出差额提取分红:这可能是基于项目A的毛利润(收入 - 支出),但忽略运营成本。
  2. 根据持股比例计算项目资产:这需要评估项目A的资产价值,可能包括所有相关成本和收益。

从公平角度看,方式二更合理,因为运营成本是公司提供的,应该被考虑进项目A的总成本中。

项目A设立时的持股比例:用户没有指定持股比例,所以我需要假设或有一般性原则。

参考搜索结果:

  • 投资中途撤资:根据协议或协商,考虑投资时间、成本、收益等。
  • 合伙基金:计算收益时需要扣除成本,比如(退出金额 - 投资成本)然后分配。

所以,合理的做法是:

  • 计算项目A的总资产:包括所有收入、支出、以及公司提供的资源(如工资、场地)的价值。
  • 然后根据持股比例划分。

但公司提供的资源(工资、场地)是公司自己的成本,不是项目A的现金支出。所以,在计算项目A的资产时,需要将这些内部转移计入成本。

例如:

  • 项目A的收入:提价后的物流服务费(向公司收取)。
  • 项目A的支出:支付给物流公司的费用。
  • 但公司还支付了B和C的工资等,这些是公司为项目A承担的成本。

因此,项目A的净收益应该是:收入 - 支出给物流公司的费用 - 公司承担的内部成本(工资等)。

在项目A存续期间,分红是基于“收入 - 支出物流”的差额,但内部成本没有被扣除,所以分红可能偏高,因为公司承担了运营成本。

现在取消项目,计算B和C的收益时,应该回溯调整,扣除所有相关成本。

方式一(当前支出差额提取分红)可能不完整,因为它忽略了运营成本。

方式二(持股比例计算资产)更全面,但需要定义资产价值。

计算项目A的资产:

  • 资产:包括现金、应收款等,但项目A可能没有独立资产,所有交易都是通过公司。
  • 更准确地说,项目A的净资产 = 收入 - 支出(物流) - 应计的内部成本(工资等)。

由于B和C的工资由公司支付,场地由公司提供,这些成本应该被视为项目A的费用,但从未在项目A的账上体现。

所以,在取消时,计算项目A的最终价值时,应该包括:

  • 累计收入
  • 累计支出(给物流公司)
  • 累计内部成本(公司为B和C支付的工资、场地费用等,按项目A应分摊的部分)

然后,项目A的净资产 = 累计收入 - 累计支出物流 - 累计内部成本。

如果项目A有持股比例,比如B和C持有一定比例,公司持有另一部分,那么净资产按比例分配。

用户说“项目A设立时讨论的公司, B , C在项目中的持股”,所以应该有持股比例。

例如,假设设立时,B持股X%,C持股Y%,公司持股Z%,X+Y+Z=100%。

然后,项目A的资产价值基于上述净计算。

在分配时,B和C的收益根据他们的持股比例从净资产中划分。

内部成本的计算:需要知道项目A存续期间内,公司为B和C支付的工资、场地费用等总额。这些费用应该被资本化或计入项目A的成本。

类似地,公司可能还提供了其他资源。

搜索结果中提到“费用效益分析”,净效益[B-C] = B - C - M,其中M是成本或其他费用。

所以,在项目A的背景下:

  • B:项目A的收入
  • C:项目A的支出(给物流公司)
  • M:内部成本(工资等)

然后净效益 = B - C - M。

这个净效益可以作为项目A的资产价值。

然后,根据持股比例分配。

如果采用方式一,仅根据当前支出差额(B - C),忽略M,那么B和C的收益会虚高,因为他们没有承担运营成本。

但公司承担了成本,所以在项目取消时,公司应该收回这些成本或调整分配。

因此,方式二更公平。

现在,具体如何计算:

  1. 收集数据:

    • 项目A的总收入(所有年份的提价后物流费)
    • 项目A的总支出(支付给物流公司的结算价)
    • 项目A的毛利润:总收入 - 总支出
    • 公司为项目A承担的内部成本:B和C的工资、场地费用等,在项目期间的总和。这些需要从公司财务中提取,按项目A归集。
  2. 计算项目A的净资产:

    • 净资产 = 毛利润 - 内部成本
      或者更准确:净资产 = 总收入 - 总支出(物流) - 内部成本
  3. 根据持股比例,计算B和C的收益份额。

如果项目A有独立账目,净资产可能包括其他资产,但问题中没有提到。

用户说“每年核算项目A的收入支出差额, 提取一部分作为B C的分红”,所以收入支出差额是毛利润(收入 - 物流支出),然后提取一部分分红,但“提取一部分”可能意味着不是全部用于分红,公司可能保留部分,但问题未指定。

在取消时,需要处理累计的差额。

但内部成本从未扣除,所以净资产应考虑所有成本。

另一个角度:项目A的“资产”可能包括未分配的利润。

定义:

  • 项目A的累计收入
  • 项目A的累计支出(物流)
  • 因此,累计毛利润 = 累计收入 - 累计支出
  • 在分红时,基于毛利润提取一部分,但公司可能没有分配全部,所以有留存收益。

但公司还承担了内部成本,这些成本应该被视为项目A的费用。

所以,在项目取消时,项目A的应分配利润应该是:累计毛利润 - 累计内部成本。

然后,根据持股比例分配。

如果持股比例是利润分成比例,而不是资产比例。

用户说“在项目中的持股”,持股通常意味着所有权,所以应该是资产份额。

在设立时,持股比例可能定义了利润分配和资产分配。

但问题中,“提取一部分作为B C的分红” 基于收入支出差额,所以利润分配可能不是严格按持股比例。

需要澄清持股比例的含义。

假设项目A设立时,B、C和公司有约定的股权比例,比如B 40%, C 30%,公司 30%。

然后,项目A的运营:

  • 收入来自公司(支付提价后的费用)
  • 支出支付给物流公司
  • 公司支付B和C的工资,但作为公司成本,不进入项目A。

所以,项目A的账上,只有收入、支出(物流),因此利润 = 收入 - 支出物流。

但实际经济利润应该包括公司承担的成本。

因此,当计算B和C的收益时,合理的方法是:

  • 计算项目A的调整后净利润:利润(收入 - 支出物流) - 内部成本
  • 然后,这个调整后净利润按持股比例分配,作为B和C的收益。

如果项目A有资产,如现金余额,但可能没有,因为收入支出可能净额很小,或通过公司处理。

从搜索结果看,投资中途撤资时,考虑投资成本和时间价值。

但这里,B和C是内部人员,不是外部投资。

另一个参考:合伙基金的例子,收益计算为(退出金额 - 投资成本)然后分配。

类似地,这里项目A“取消”类似于清算。

所以:

  • 项目A的总投资:可以视为公司提供的初始资源,但问题中没有指定初始投资。
    项目A是内部创业,可能没有初始投资,而是通过运营产生利润。

但公司提供了场地、人员等,这些是初始投入。

或许将公司提供的资源(工资、场地)视为项目A的投资。

例如:

  • 项目A的总收入:向公司收取的提价后费用
  • 项目A的总成本:支付给物流公司的费用 + 公司承担的内部成本(工资等)
  • 然后净收入 = 总收入 - 总成本
  • 这个净收入按持股比例分配。

B和C的收益 = 净收入 * B的持股比例, 同样C。

在计算内部成本时,需要具体数值,但用户没有提供,所以给出方法。

对于方式一,仅根据当前支出差额:支出差额是收入 - 支出物流 = 提价部分,是毛利润。但分红时“提取一部分”,可能公司保留部分,所以B和C的累计分红可能已经部分获得,但项目取消时,需要结算。

问题中说“每年核算... 提取一部分作为分红”,所以B和C可能已经收到了一些分红。

但项目取消时,需要处理剩余资产。

但项目A可能没有剩余现金,所有利润都分配了或公司持有。

用户没有指定利润分配政策。

假设每年分红是基于收入支出差额的某个比例,所以有留存收益。

但为简单起见,在取消时,计算累计的收入、支出和内部成本。

然后,项目A的应分配净资产 = 累计收入 - 累计支出物流 - 累计内部成本

然后,按持股比例,B和C获得他们的份额。

公司收回其份额。

如果内部成本是公司直接支付的,在分配时,公司应该收回这部分成本。

例如,累计内部成本S,公司承担了,所以在分配净资产时,公司应该先收回S,然后剩余部分按比例分配,或S包括在成本中。

在净资产计算中,S作为成本扣除,所以净资产的组成是税后利润等。

但持股比例是所有权,所以净资产直接按比例分配。

包括公司份额,公司会收回其成本部分。

最合理的方式:计算项目A的调整后净资产:

  • 总收益:累计收入
  • 总成本:累计支出物流 + 累计内部成本
  • 净资产 = 总收益 - 总成本
  • 然后,B、C和公司按持股比例分配净资产。
  • B和C的收益 = 分配到的净资产

这样,公司通过持有股份,间接收回了内部成本,因为公司份额覆盖了其投入。

如果公司持股Z%,那么公司分配Z% * 净资产,如果净资产为正,公司可以收回部分成本;如果为负,公司承担损失。

内部成本S是公司支付的,但S被计入了成本,所以净资产减少,公司份额减少,但公司是股东,所以公平。

例如,假设数字:

  • 累计收入: 100万
  • 累计支出物流: 80万(因为收入是支出的115%,支出80万,收入91.5万?等一下)

设:

  • 让E为支付给物流公司的累计结算价。
  • 则项目A的累计收入 = 1.15 * E (因为提价15%)
  • 收入支出差额(毛利润) = 收入 - E = 0.15E
  • 公司承担的累计内部成本:S(工资等)

那么,项目A的净资产(调整后) = 累计收入 - 累计支出物流 - 累计内部成本 = 1.15E - E - S = 0.15E - S

如果0.15E > S,净资产为正;否则为负。

然后,持股比例,比如B 40%,C 30%,公司 30%。

则B的收益 = 40% * (0.15E - S)

同样C。

如果采用方式一,仅基于当前支出差额:支出差额是0.15E,提取一部分分红,但S未被扣除,所以B和C获得了基于0.15E的分红,但公司承担了S,公司亏损。

在取消时,如果只基于当前差额,B和C获得0.15E的一部分,但公司已经承担了S,不公平。

因此,方式二更合理。

现在,回答用户的问题:

  • 应该根据项目A设立时的持股比例计算项目资产来划分。
  • 计算项目资产时,需要包括所有成本:收入、支出物流、内部成本(工资等)。
  • 内部成本(工资等)必须被计算在内,因为这些是项目A的实际费用。

最终输出。

在计算电商公司内部创业项目A取消后B和C的收益时,最合理的方式是根据项目A设立时讨论的B、C和公司的持股比例计算项目资产来划分。这种方式更公平、全面,因为它考虑了项目运营中的所有相关成本和收益,避免了仅关注短期利润差额而忽略公司提供资源(如工资、场地)的潜在不公。相比之下,仅根据“当前的收入支出差额”提取分红可能虚高B和C的收益,因为项目A的账面上未计入公司承担的内部成本,导致公司实际承担了额外负担。

下面我将逐步解释如何计算,包括具体步骤、公式和注意事项。方法基于财务公平原则(参考搜索结果中的投资中途撤资和项目收益分配逻辑,如“投资中途撤资怎么算收益”和“合伙基金投资了两个项目”的参考链接)。

1. 为什么根据持股比例计算项目资产更合理?

  • 全面性:项目A的资产价值应反映所有投入和产出,包括:
    • 收入:项目A向公司收取的提价15%后的物流服务费(即项目A的总收入)。
    • 支出:项目A支付给外部物流公司的结算价格(即项目A的总支出)。
    • 内部成本:公司为B和C提供的资源,如工资、场地、人员等(这些是项目A的实际费用,但未在项目A账面上体现)。
    • 如果项目A有初始投资或其他资产(如现金储备),也应包括在内,但问题中未提及,故以主要部分为主。
  • 公平性:B、C和公司在项目设立时的持股比例(如B持股X%、C持股Y%、公司持股Z%,X+Y+Z=100%)定义了所有权份额。通过计算项目A的净资产(资产减去所有负债和成本),然后按持股比例分配,可以确保:
    • B和C获得其持股比例的收益。
    • 公司收回其持股比例对应的部分,包括间接收回提供的内部成本。
  • 风险与收益匹配:项目取消相当于“清算”,类似投资中途撤资(参考搜索结果),需考虑所有成本和收益。仅用“收入支出差额”忽略内部成本,会使B和C获得超额收益(因为公司承担了运营成本),而公司可能损失。

2. 如何计算项目A的资产和B、C的收益?

计算分两步:先计算项目A的净资产,然后根据持股比例分配。以下是详细步骤和公式。

步骤1: 计算项目A的净资产

项目A的净资产(Net Asset Value, NAV)是调整后的累计收益减去所有成本。公式为:

  • 累计收入:项目A所有运营期间向公司收取的提价15%后的费用总和。
    为项目A支付给外部物流公司的累计结算价格(即支出基数),则:

(因为项目A将结算价提价15%向公司报价,所以收入是支出的115%。)

  • 累计支出(物流):项目A支付给外部物流公司的累计结算价格,即

  • 累计内部成本:公司为项目A承担的所有资源总和,包括B和C的工资、场地费用、人员成本等。这些成本需从公司财务记录中提取,并归集到项目A的运营期间。

    • 例如,如果项目运营了3年,公司每年为B和C支付工资各10万元,场地费5万元,则累计内部成本 = (10 + 10 + 5) × 3 = 75万元。
    • 注意:内部成本必须计算在内,因为它项目A的实际经济成本。忽略它会导致净资产虚高。
  • 净资产的简化和公式
    代入收入公式:

  • 如果 ,则NAV为正,表示项目盈利。
  • 如果 ,则NAV为负,表示项目亏损,需由股东按比例承担。

步骤2: 根据持股比例分配净资产,计算B、C的收益

项目A取消时,净资产按设立时的持股比例分配给B、C和公司。

  • 设B的持股比例为 (如40%),C的持股比例为 (如30%),公司的持股比例为 (如30%),满足
  • B的收益:

  • C的收益:

  • 公司的收益:公司获得 ,这间接帮助公司收回部分内部成本(因为公司持股部分覆盖了其投入)。

示例计算(假设数据,便于理解)

  • 假设:项目A累计支付给物流公司的结算价格 万元。
  • 则累计收入 = 万元。
  • 累计支出(物流) = 100 万元。
  • 累计内部成本(公司提供的工资等) = 10 万元。
  • 净资产 NAV = 万元(正数,项目盈利)。
  • 假设持股比例:B 40%、C 30%、公司 30%。
    • B的收益 = 40% × 5 = 2 万元。
    • C的收益 = 30% × 5 = 1.5 万元。
    • 公司收益 = 30% × 5 = 1.5 万元(公司通过持股收回部分内部成本)。

如果NAV为负(如E=100万,内部成本=20万,则NAV=5万-20万=-15万):

  • B的收益 = 40% × (-15) = -6万元(B承担损失)。
  • 这体现了风险共担,符合公平原则。

3. 关键注意事项

  • 内部成本必须包括:在计算净资产时,B和C的工资、场地等内部成本是项目A的实际费用,必须计入。否则,B和C的收益会被高估(因为公司承担了这些成本)。如果项目A在分红时从未扣除这些成本,现在取消时需“回溯调整”,确保公司不损失。
  • 数据收集:计算前,需从公司财务部门获取:
    • 项目A的总收入(提价15%后的金额)。
    • 项目A的总支出(支付给物流公司的结算价)。
    • 项目A运营期间,公司为B和C支付的工资、场地费用等(按项目归集)。
    • 项目设立时的持股比例(如协议或讨论记录)。
  • 与“当前收入支出差额”方式的比较
    • 如果仅根据“收入支出差额”(即 ,毛利润)提取分红,会忽略内部成本。例如,在上例中,差额为15万元(100万×0.15),如果全部分配给B和C,但公司承担了10万元内部成本,公司实际亏损。这会导致B和C收益虚高,公司补贴了项目,长期不公平。
    • 因此,持股比例方式更适合项目取消的“清算”场景,它全面考虑了所有资源。
  • 如果项目A有未分配利润:在运营期间,公司可能基于“收入支出差额”提取一部分分红(如只分配差额的80%),所以项目A可能有累计未分配利润。在计算净资产时,需包括这部分:

但问题中未提及,故可忽略。

  • 税务和会计影响:收益计算可能涉及税务(如分红税),建议咨询专业会计师。根据搜索结果“投资中途撤资”的参考,法律协议优先,所以最好有书面持股约定。
  • 执行建议
    • 公司应成立小组,审计项目A的财务数据(收入、支出、内部成本)。
    • 基于持股比例计算后,与B和C沟通结果,避免纠纷。
    • 如果内部成本难以精确量化(如场地费),可用市场价值估算(如租金成本)。

总结

最合理的做法是:根据项目A设立时的持股比例计算项目净资产,然后分配给B和C。计算时,必须包括内部成本(如工资、场地),以确保公平。方法核心是:

这符合财务逻辑,参考了投资撤资和项目分配的通用原则(6)。如果您提供具体数据(如E、内部成本、持股比例),我可以帮助细化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