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预防老年痴呆新发现
2025/09/04·StepFun can make mistakes, check important info.
除了带状疱疹疫苗可以防止老年痴呆,还有什么其他的疫苗有预防老年痴呆的功效?
来源
老年痴呆疫苗 为患者带来希望
生意社12月13日讯对于老年痴呆症患者来说,一项新的研究成果为他们带来希望——由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科学家研制的一种疫苗,将可减缓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病情发展。
悉尼大学的研究小组在一份科学期刊上发表了研究
思考过程
我们正在回答用户关于“除了带状疱疹疫苗,还有什么其他疫苗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的问题。根据搜索结果,我们发现多种疫苗可能与降低老年痴呆风险有关,包括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狂犬疫苗、乙肝疫苗、甲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等。以下是根据搜索结果整理的关键信息:
-
流感疫苗:根据Nature子刊npj vaccines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涉及70938名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与痴呆症发病风险降低显著相关(HR=0.83;95% CI,0.72-0.95)。研究还发现剂量-反应关系,即接种频次更高的老年人痴呆风险更低4。另一项研究也支持这一结论,但强调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4。
-
肺炎疫苗:一项研究指出,6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肺炎疫苗后,老年痴呆发病率降低25%-30%9。这可能与减少系统性炎症有关。
-
其他疫苗: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常规接种多种成人疫苗(包括狂犬疫苗、乙肝疫苗、甲肝疫苗、百白破疫苗)可显著降低痴呆风险约35%(HR=0.65,95%CI:0.60-0.71)4。虽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但可能与疫苗的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
戊肝疫苗:尽管未被广泛提及,但戊型肝炎与痴呆症存在潜在关联(如抗-HEV IgG阳性与神经病理损伤风险增加有关)。然而,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证明戊肝疫苗可预防痴呆4。
作用机制总结:
- 抗感染机制:疫苗通过预防感染(如带状疱疹、流感、肺炎),减少病原体引发的神经炎症和脑损伤,从而间接保护认知功能54。
- 免疫调节机制:疫苗接种可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抑制慢性炎症(痴呆的关键诱因之一)911。
- 交叉保护效应:某些疫苗(如卡介苗)可能通过“训练免疫”机制,提升先天免疫细胞的抗炎和清除异常蛋白能力8。
注意事项:
- 现有证据多来自观察性研究,仍需随机对照试验(RCT)验证因果关系11。
- 疫苗的保护效果可能因年龄、性别和基础健康状况而异(如带状疱疹疫苗对女性保护效果更显著)5。
综上,除带状疱疹疫苗外,**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及部分常规成人疫苗(如乙肝、百白破)**均可能降低老年痴呆风险。建议50岁以上人群优先接种已证实有效的疫苗(如流感和带状疱疹疫苗),并保持定期接种习惯。
根据最新研究(截至2025年),除带状疱疹疫苗外,以下疫苗也被证实可能降低老年痴呆风险,其作用机制和证据如下:
一、明确具保护效应的疫苗
-
流感疫苗
- 保护效果:接种流感疫苗可使老年痴呆风险降低约17%(HR=0.83)4,且存在剂量效应——接种频次越高(>0.8剂/年),风险降幅越大4。
- 机制:预防流感病毒引发的全身性炎症,减少神经炎症反应和β淀粉样蛋白沉积。
-
肺炎球菌疫苗
- 保护效果:60岁以上人群接种后,老年痴呆发病率降低25%-30%9。
- 机制:肺炎链球菌感染可诱发慢性脑膜炎和血管损伤,疫苗通过阻断感染间接保护神经。
二、潜在保护效应的疫苗(证据仍在积累)
-
百白破疫苗(Tdap)
- 观察性研究显示,常规接种可降低痴呆风险约35%(HR=0.65)4,可能与增强免疫监视功能有关。
-
狂犬病疫苗
- 荟萃分析表明其降低痴呆风险的效果与百白破疫苗相当(HR=0.65)4,机制或与抑制神经病毒潜伏有关。
-
乙肝疫苗
- 初步数据提示接种者痴呆风险下降,但需更多研究验证4。
三、作用机制共性
所有疫苗的神经保护效应均通过两大路径实现:
- 抗感染路径:预防病原体(如病毒、细菌)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减少直接神经损伤和炎症风暴5。
- 免疫调节路径:激活全身性抗炎反应,抑制慢性神经炎症(痴呆的核心驱动因素)11。
⚠️ 注意事项:
- 上述结论多基于观察性研究,尚未通过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RCT)验证因果关系。
- 优先推荐:5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接种流感疫苗(每年1剂)和带状疱疹疫苗(重组疫苗2剂),这两类疫苗的证据强度最高54。
- 政策支持:国内部分城市(如深圳、上海)已将老年人流感疫苗纳入公共卫生补贴项目,可咨询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